我的家
1.老師愛我, 2.()愛我,
同學愛我, () 愛我,
我也愛()。 我也愛()。
(學生說完第1句話,問學生:老師和同學怎么愛你?你怎么愛老師同學?――滲透“學校也是我的家”、“我們班就是我的新家”的意識。在學生仿說第二句時提醒學生說的三方彼此都愛。)
9.學生自由讀書背書。然后抽查個人、小組背書的情況。
(三)輕松一下,聽唱《拍手歌》
(四)認字寫字
1. 認字。
a.課件演示:在課文中用紅線畫出以下詞語讓學生認讀。“有、幸福的家、爸爸、媽媽、愛、也、在家中、溫暖、快樂、長大。”
b.生字卡片出示單個生字讓學生認讀:家、有、的、爸、愛、媽、也、中、快、樂、長、大。
c.學習小組組織認字:由組長隨意出示生字卡片讓組員認讀。
d.搶答游戲:老師隨意出示生字卡片,學生起立搶讀。
2. 寫字。
a.課件演示筆畫撇和捺的寫法,讓學生認識筆畫撇和捺后在桌面練習寫。
b.以“人”字為例講解先撇后捺的筆順,讓學生討論“個、大”的筆順,再讓學生描紅練寫。
c.請學生出來板演生字,集體評議。
(五)作業
背熟課文《我的家》。
〖案例點評〗
本教學設計具有以下三個突出的特點:
1.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精神。
《語文課程標準》倡導新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接受學習之外,學會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培養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精神和合作意識。本教學設計努力遵循這一理念,在教學過程中,多次讓學生以學習小組的形式進行合作交流。如在初讀課文時對學習小組提出明確的要求:組員輪流每人讀一次,聽的人要注意糾正讀錯的字;檢查讀文背文時,不止檢查個人背書情況,還檢查小組學習的狀況;最后復習鞏固生字又以小組為單位學習,都培養鍛煉了學生的合作精神。
2.以讀為主,重視讀的實踐過程。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有些詩文要求學生背誦,以利于積累、體驗、培養語感。”
本教學設計十分重視讀的訓練,并在讀后給予鼓勵性的評價,逐步引導學生由讀通到讀懂,再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落實了讀的訓練目標,使閱讀真正成為學生主動的個性化的行為。在瑯瑯的讀書聲中,學生獲得了感情的體驗與熏陶,充分感受到了語言的魅力。
3.架設了生活與教材聯系的橋梁,引導和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
本教學設計注意發揮了圖畫的作用,給學生呈現了一個溫馨的家庭生活的畫面。看到這樣的圖畫,孩子就如同回到了自己的家。這時,再配以教師深情的話語,就使學生很快進入情境。聯系自己的家庭生活,學生們在理解體驗,在思考感悟,情感受到了熏陶,思想獲得了蕩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