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教學設計
一、知識目標:1、聽讀識字及猜字的方法來認識“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個生字。
2、掌握兩種筆畫“橫”、“豎”,知道字的筆順規律:從上到下,從左到右。
3、認識虛宮格,能在虛宮格內正確書寫“一”、“二”、“三”、“十”四個生字。
二、能力目標:
1、正確流利的朗讀古詩,并能熟讀成誦。
2、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的學習習慣。
三、情感目標:通過《山村》這首古詩的學習,讓學生體會到漢字的神奇和巧妙。
四、教學重點:
1、認識十個漢字。
2、認識虛宮格,在虛宮格內正確書寫“一”、“二”、“三”、“十”四個生字。
五、教學難點:能在虛宮格內照準位置,按照正確筆順書寫生字。
六、教學實錄: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這節課我們要學習一首古詩,誰能試著讀讀課題?(齊讀課題。)
(過渡)要想知道這首詩到底寫了什么?就跟著李老師一起參觀一個美麗的小山村.
1.(出示圖)首先看遠處有那些景物?
生1:遠處有房屋。
生2:房屋上面還有裊裊的炊煙。
2再看房屋背后的小山上有什么?
生1:有幾座小亭子。
師:亭子也叫亭臺,一起說一遍“亭臺”。
3我們再往近處看,近處有那些景物?
生1:有藍藍的天空。
生2:還有開得正艷的桃花。
生3:我還看見了無憂無慮,快樂飛舞的小鳥。
師:小結:炊煙裊繞的村莊,古樸美麗的亭臺,艷麗芬芳的桃花,快樂飛舞的小鳥組成了一個幽靜美麗的世外桃源.課文用一首詩把它描寫了出來.你們想聽嗎?
(點評:利用課文插圖,撥動學生心靈的琴弦,使之受到藝術的感染。美麗的插圖再配上教師聲情并茂的語言,刺激了學生多種感官,使學生在賞心悅目的氛圍中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二)整體入手,感知認讀:
1、師:請同學們認真聽老師朗讀這首古詩,注意字音。
(師朗讀課文。)你們喜歡這首小詩嗎?
生齊:喜歡。
師:好,那就跟老師一起朗讀這首古詩。
2、學生自由讀文。
3、(課件出示本課生字表)
師:小朋友們,請你們仔細觀察,第一行注音的生字,我們要認識它,第二行在虛宮格里的字我們不但要認識它,還要會在虛宮格內正確書寫。誰能試著把第一行的生字讀一讀?(讀三到五名同學)
師:這些生字寶寶就在古詩里,請小朋友們拿出鉛筆自由讀古詩,邊讀邊把生字圈畫出來。
學生動手圈畫生字。
師:小朋友,你和老師圈畫的一樣嗎?(課件演示)誰能把你圈畫的生字讀一下?
4:開火車鞏固生字。
(點評:這一環節是學習生字的過程,鼓勵學生們個性化的識字方法,放手放學生去學,相信他們能會。之后,學生們掃除了生字障礙,讀通讀順了課文,對課文的內容、思想也有了整體的感知。)
三、復現鞏固,知識拓展。
1、出示詞語。
一心一意 二龍戲珠 三令五申 四面八方
五光十色 六神無主 七上八下 九牛一毛
十全十美
(1)學生自己先練習讀,不會可以請教老師和同學。
(2)開火車讀,糾正讀音。
(3)齊讀
(4)讀了這些詞語你有什么發現嗎?
(這些詞語里都有數字)
2、出示數字詩。
一片兩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片片飛,飛入蘆花都不見。
(1)自由讀,讀給同桌聽。
(2)齊讀
(3)能告訴老師你又有什么發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