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書架》教學設計
一、學生現(xiàn)狀分析:在本課教學前學生已經在前面已學的兒歌中接觸到一些本課所要認識的字,這就為本課的識字教學奠定了基礎。全班同學有一半以上家里有書架,學生對它的認識理解較為容易。學生非常喜歡兒歌,對一些具體事物非常感興趣。但對于方位詞:“上、中、下”的位置關系,理解較為困難。
二、教材分析:
《小書架》是北師大版小學一年級上冊第五單元中的一首兒歌,這首兒歌短小精悍,易讀易懂。兒歌中文字帶有音節(jié)。剛學的六個單韻母在音節(jié)中以紅色字體出現(xiàn),顯得非常醒目,便于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復習鞏固。詩的旁邊還配有一幅很有兒童情趣的小插圖:丁丁和小書架。這樣有利于幫助了學生對兒歌的理解。此兒歌要求認識十個字,掌握筆畫“點”和五個會寫的字。
三、學習目標:
(一)知識目標:
1、會認“上、中、下、間、給、我、面、放、要”等字;
2、認識句式“什么在什么地方”;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二)、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對書架和書籍的喜愛之情,養(yǎng)成每天放學回家看書的學習習慣和擺放東西整齊有序的行為習慣。
(三)、能力目標:
1、通過導學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
2、提高學生朗讀水平。
3、完整表述一句話的口頭表達能力。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對十個生字的認識和兒歌歌的朗讀。
難點:“什么在什么地方”的句式和“上、中、下”位置的關系。
五、活動過程:活動環(huán)節(jié)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激力意圖啟發(fā)談話揭示課題出示小書架、質疑。答問激發(fā)興趣認識書架認讀生字認識書架1、引導認讀“上、中、下、問、而、在”等字。2、游戲:字條媽媽找寶寶。3、與“每、要、給”三個字娃娃交朋友。1、自主教讀。2、貼字條,說一句完整的話。3、讀字1、在認識書架具體語境中學認字。2、使學生認識“什么在什么地方”的基本句式。認讀課文1、引導學生讀課文。2、分小組討論學習所得。3、引導同桌討論(課外延伸)1、自讀課文。2、小組討論。1、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自主參與的意識。2、讓學生有感情讀課文。擺圖說圖體會“上、中、下”位置關系1、引導學生擺一擺,說一說。2、分小組擺一擺,說一說1、思考,擺圖。2、答問3、小組擺、說1、讓學生對知識進行探究性學習。2、體會“上、中、下”位置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