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媽媽笑了》教學設計
一、 進入教學情境。
猜謎語。
a.“綠枕頭,當中空,包棉絮,蓬蓬松。
b.“紫花結紫瓜,紫瓜包芝麻,看來像香蕉,生的不能吃。”
[ 用這兩則謎語導入課文不僅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還揭示了冬瓜和茄子的特征。]
你在菜市場上見過冬瓜和茄子嗎?講講它們的樣子。(教師出示實物,學生觀察后說一說。)它們有哪些區別呢?學生講一講。(相機出示句子:冬瓜躺在地上,茄子掛在枝上。引導理解“躺”和“掛”的意思。通過動作或生活經驗來理解。)
3、菜園里的蔬菜可多了,你們看:(教師出示地里的辣椒、苦瓜的圖片)辣椒( )在枝上,苦瓜()在藤上。(引導學生填空)。
[結合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進行語文學習,學生學習的效率會更高。語文學習不僅要理解語言,還應學會觀察,運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這一環節的設計就體現了這一理念。]
4、小朋友觀察得真仔細,有一種小動物也想向大家學習來觀察觀察菜園里的蔬菜,你們看它來了。(出示小燕子)燕子媽媽對小燕子總不太放心,還給它帶了幾個問題呢,說:“孩子,如果你遇到了困難,就去問問一年級的小朋友,他們非常熱心,會幫助你的!”同學們,你們愿意幫助小燕子嗎?小燕子飛呀飛,終于飛到了菜園里,可它發現,媽媽給他的問題找不到了,大家能不能幫助小燕子從課文里找出來呢?
[設置情境,把小動物作為學生的好朋友、學習伙伴,一同參與,學生學習更具趣味性了。學習伙伴遇到了困難,要幫助他們去尋找“問題”,這比直白的提問更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二、 熟讀課文,學習課文。
1、學生自由練讀課文,找一找燕子媽媽的話,并大聲讀一讀。
2、同桌互相讀一讀,力求讀準字音。
3、燕子媽媽想檢查一下大家的讀書情況,你們準備好了嗎?出示卡片檢查。
4、同學們幫助小燕子找問題,可一定要找準了,還要讀對了,否則小燕子會讓媽媽失望的。學生讀找到的句子(三句),教師(演示課件)指導讀書,強調重點詞,讀出疑問的語氣。
[設置燕子媽媽這個角色來檢查讀書情況,學生進入角色,讀起來有聲有色,再加上老師的指導,效果自然很好。]
5、同學們,你們現在就是小燕子,趕快來觀察觀察,它們到底有什么不同?(實物投影展示冬瓜和茄子)。
6、a、小燕子們,你們現在能回答了嗎?老師用書上的話來提問,學生讀課文來回答。
b、誰愿意來當燕子媽媽,考考小燕子?分角色朗讀課文。
7、老師要表揚小朋友們,你們讀書讀得真好!小燕子也做得很好,你們能不能表揚表揚它?(小燕子做事是非常認真的。)
[教師表揚學生為學生表揚小燕子做出了范例,這一環節的設置能使學生更規范地進行表述,并力求使學生知道要善于發現、贊揚并學習別人的優點。]
8、小燕子今天在同學們的幫助下,收獲還真不少呢?說說看,他有哪些收獲?(引導學生板書:大小青紫 細毛小刺)
9、同桌合作,一人當冬瓜,一人當茄子,說說區別。10、小燕子的收獲可真不少,大家有什么收獲呢?(相機引導學生用“認真、發現”或任選一詞來談一方面的收獲。)
[幫助小燕子總結收獲也就是在梳理一節課的收獲,自己有什么收獲呢?請學生用上“認真、發現”或任選一詞來談一方面的收獲,既總結了課文內容,又訓練了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