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丁和牽牛花”教案
教學目標:
1、認識15個字,并能夠正確、流利地讀課文。
2、讀課文以后,能夠體會丁丁熱愛、體貼奶奶的一片淳樸而可貴的孝心,進一步體會人與萬物間的親情。
教學重點:
認讀生字,培養識字能力。
教學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從讀中讀出丁丁是個怎樣的人,體會人與人,人與萬物之間的感情。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錄音機、磁帶、用硬紙板剪成牽牛花的葉子和 牽牛花、插在牽牛花上的小手。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花嗎?(喜歡)告訴老師你都喜歡什么花?為什么?(生各抒已見)那你猜猜丁丁喜歡什么花?(生猜到牽牛花時,引導……)對于“牽牛花”你想說點什么?(放牽牛花課件)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課文《丁丁和牽牛花》。板書課題,齊讀課題,指導讀準“牽”字音并用喜歡的方式記住這個字。
{意圖:導入中考慮了一個讓學生發展的地方:學生能用流利地語句即興說話,會說“牽牛花像……”一句話。}
二、學習新課
(一)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師:想讀課文嗎?請同學們用你的小手指著字認真讀課文,不認識的字到查字表中查或問老師、同學,注意讀準字音,聲音響亮,小嘴巴要張開,能表示一下嗎?(生邊表演邊大聲讀:小貓可愛:喵喵喵;小鴨乖乖:嘎嘎嘎;我來讀書:哇哇哇;奶奶笑了:哈哈哈。)
{意圖:一年級小學生不大喜歡老師提出一些要求,但特別喜歡和接受小動物;同時“喵、嘎、哇、哈”音特別有利于把嘴張大;讀到“我來讀書的時候”小學生就自然地打開了書,端端正正地坐好了,起了個組織課堂教學的作用。}
隨后同學們就如饑似渴地讀起書來。
2、師:看到同學們那么喜歡讀書,老師真高興。特別是有的小同學還用小手指著字讀,真好。老師想了解一下同學們的讀書情況,誰給大家讀一讀?(抽生讀,其他學生評)
3、老師有一句心理話要說:“同學們初讀課文讀得真棒!”老師想同學們也一定急著進一步學習,是嗎?那征求一下大家的意見,想學點什么?(生:學生字、想讀課文、背書畫畫……)
4、師:告訴老師想先學什么?(生字)也就是先與生字娃娃交朋友,(課件出示本課會認的生字)好,老師想請一位小老師上來教教大家,誰來?
生:老師,我想領大家讀生字,并組詞語。
另一生:老師,剛才領大家讀生字時只組一個詞語,我想領大家組更多的詞語。
又一生:老師,我這兒準備了“愿望、感謝”兩個詞語,我想請大家用這兩個詞語各說一句話。
又一生:同學們,我覺得“生字娃娃”與我們交了朋友,我們應該記住它們的名字,我已記住了生字“盼”……,還有誰記住了什么?(生積極告訴大家自己都記住了什么,怎樣記的。師指導并推廣給學生記字方法:)剛才,同學們有的用部首與學過的字來記字;有的根據字的意義來記,真好。
還有教筆順的、教生字結構的……。
{意圖:這里主要是建立自主性、開放式的課堂教學方式,課堂上充分放手,把權力交給孩子們,學生很自然地把學習當成是一種樂趣,做到了在愉快、和諧中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