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鬧鐘》教學反思
《小鬧鐘》教學反思
在上一課中學生已經通過對《長歌行》的學習,體會了時間的可貴.這節課要學習一篇童話故事《小鬧鐘》.童話故事是孩子們樂于閱讀的體裁,這篇課文更有利于對孩子們進行珍惜時間的教育.小鬧鐘富有愛心,熱心助人,是時間的化身,三個動物都懂得珍惜時間.故事通過小鬧鐘找朋友的經歷,告訴我們要樹立時間意識, 和時間交朋友。
我是這樣設計教學的:
1讓學生通過自讀課文,從學過的識字方法中選擇自己喜歡的識字方法,在小組內討論生字的筆順、部首、組詞及應注意的地方。自己解決生字問題。
2同桌檢查識字情況,參照認字表,可以倒讀,正讀。然后自己給自己一個評價。
3文中的人物活潑可愛,內容故事性強。天真活潑的兒童有很強的想象力和表現欲望,他們非常喜歡表演讀課文。于是我讓孩子們表演課文,促進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使學生在讀中演,演中悟,悟中獲。同時也實現了生生互動。小組交流:小動物們是怎樣珍惜時間的?
4在課文內容上,進行拓展練習。交流話題:如果小鬧鐘6:30來到你們家,會看到什么,聽到什么?給學生提供創新機會,,聯系生活實際,滲透節約時間,合理利用時間的教育。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發現了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能力還不是很理想,以后要多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及組織語言的能力。
《小鬧鐘》教學反思
《小鬧鐘》是北師大版第二冊13單元中的一篇童話故事。童話故事向來是孩子樂于閱讀的體裁,文中的主人公小鬧鐘富有愛心,熱心助人,是時間的化身,所以,本節課的難點就是使孩子們樹立時間意識,懂得怎樣珍惜時間。本節課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教學:
一、加強朗讀,以讀為主,以讀代講。在閱讀教學中,存在多重對話關系,但是,對話的中心是每一位學生。我認為,只聽老師滔滔不絕的講解,不聞學生書聲瑯瑯的語文閱讀,不是好的語文課。所以,我在教學中充分尊重學生的自主性和獨立性,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如點名讀、集體讀,分角色讀等多種方式。
二、張揚學生個性,重視學生閱讀的感受和體驗。
如果我們在閱讀中不去引導學生體驗情感,閱讀的功能就會大打折扣。學生就更不可能對童話中的故事情節等留下深刻印象。在故事快要結束時,我鼓勵和引導學生說出自己讀完后的感受和想法,并結合語文天地里的口語交際——說說一分鐘能做哪些事讓學生懂得珍惜時間的重要性,使得語文教學的人文性和思想性得到有機結合,達到了對學生進行節約時間、合理利用時間這一思想教育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