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丁和牽牛花》教學片斷與反思
手捧新教材,有一份喜悅,但更多的是困惑與忐忑。翻開新教材,給我一種全新的感覺:教材更體現人性化的特點,更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思想與理念,教材的識字量比以前更大了。面對新教材,能更新教學理念、迎接新的挑戰是很重要的。下面談談我上《丁丁和牽牛花》這一課的幾點做法與反思。
片段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師:小朋友們見過牽牛花嗎?今天老師準備帶大家去觀看牽牛花圖片展,讓我們跟著輕快的音樂出發吧!
(學生觀看圖片)
師:聽了輕快的音樂,看了圖片展,你想說什么?
生:牽牛花很美麗。
生:老師,牽牛花太美了!
……
師:牽牛花不僅美麗,還幫我們的好朋友丁丁實現了愿望,今天我們就來學學《丁丁和牽牛花》的故事。請小朋友們輕輕翻開書本42頁。(教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教學反思: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平時每節課開始時,很多學生的注意力沒辦法一下子集中,老師在講臺桌前大發雷霆也無濟于事。備課時我就想,借助學生感興趣的東西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個辦法也許不錯。于是我發揮多媒體的優勢,利用課件來吸引學生。在開始上課時,讓學生眼看美麗的牽牛花,耳聽輕快的音樂,利用課件來吸引學生。通過這一環節,學生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中來了,有了學習的興趣,也自然地導入新課。
片斷二:在豐富多彩的游戲和合作學習中認熟生字。
識字是一二年級的教學重點,教師憑借一張生字卡,讓學生死讀硬記的傳統教學不能滿足學生發展的需要。新課改注重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培養主動識字的習慣;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一種積極、主動、輕松自如,又有一點競爭的氣氛中學習,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發展。在這一環節中,我首先讓學生小組互教互學自學生字,接著小組合作玩游戲記住生字,最后通過摘果子當小老師鞏固生字。
a 小組互教互學自學生字
師:昨天老師讓小朋友們去讀課文,給課文中不認識的字做上記號,并想辦法解決,現在請大家把你已經學會的字讀給小組同學聽,教教小組同學,還不會的請小組同學教教你。
(小組同學互教互學。)
教學反思:小組互教互學的設計意圖是讓學生把自己會讀的字教小組同學,領小組同學讀,還不會的字請組內同學教。但在上課的過程中,可能由于學生突然面對那么多老師,過于緊張,生生互動的效果不是很好。我想:如果讓學生在課前把學會的字與沒學會的字做成生字卡片,在小組學習時出示卡片來教、出示卡片來問效果會比較好。
b玩游戲
師:小朋友們學得可真認真,我們一起來玩個擲骰子游戲吧。聽清楚了:老師分給每個小組三個骰子,小朋友們輪流擲骰子,很快讀出朝上一面的字,如果三個字都會讀,并能選一個字組組詞或造句,組長就用會手中的貼圖獎勵你。加油吧!
(學生玩游戲)
第二小組
小組長:誰先來玩?(學生舉手)
學生甲:“芽”芽齒的“芽”。“久”不久的“久”
小組學生評:你讀對了,可是組詞錯了,這個是“發芽”的“芽”,不能獎給你貼圖,續繼努力。
學生乙:繩子的“繩”,纟+口+電=繩;者,或者。
小組學生評:真棒,獎勵貼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