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丁丁和牽牛花》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的:
1.認識15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培養學生獨立識字、合作交流的能力;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學生口語表達能力;
3.使學生知道尊敬老人是一種美德,懂得要采用合適的方法來實現自己的愿望。
二、教學重點:培養學生文中解疑、文中識詞、詞中識字的能力。
三、教學準備:牽牛花錄象,圖,字卡,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猜謎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1、師: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有趣的謎語,請你們猜一猜。 出示謎語:“它是美麗的花,長在藤蔓上。吹著小喇叭,慢慢往上爬。
2、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它是什么花嗎?你在哪里見過?
(學生回答)它的名字叫牽牛花。板書:牽牛花
3、牽牛花是一種非常容易成活的一種植物,但在城市中很少見到,我們一起到郊外了解一下牽牛花吧。(放牽牛花錄象)
4、師:看完了牽牛花,你想說些什么?用簡單完整的話說一說。
5、師:看來你們也很喜歡牽牛花,對嗎?牽牛花不但美麗,而且還幫丁丁實現了一個愿望。你們想知道什么愿望嗎?
6、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丁丁和牽牛花(讀課題:丁丁和牽牛花)
(通過猜謎語、圖片播放等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設下了“什么愿望”這個懸念來學習課文)
(二)、學生自主學習生字。
1、師:說說我們平時怎樣處理不認識的字?(1)、在課文中猜一猜;(2)、自己拼讀課后的生字條;(3)、不會的向小組內同學請教。
2、師:打開書,自己讀一讀,看看丁丁和牽牛花之間到底有什么小秘密,不認識的字把它圈起來或者把它寫出來。用剛才的方法認一認。(學生自由朗讀,老師巡視指導)
3、同桌互相認讀生字。
4、學生匯報不認識的字,把它板書在黑板上,由學生當小老師來教讀。
5、生字游戲,課件出示:牽牛花的藤蔓,藤蔓上有許多花骨朵。
師:丁丁家的牽牛花結了許多小花骨朵,只要你能讀準上面的詞就能讓丁丁的奶奶早些看見牽牛花。(盼望、晚上、一根、竿子、或者、繩子、往上、感謝、實現、愿望、陽臺、不久、記著、吹著)
(6)、老師點擊課件上的花骨朵,出現生詞,學生搶答,答對后,牽牛花開放)。
(這個環節主要通過學生找一找,寫一寫,讀一讀來加深不認識的字,讓學生自由去當小老師來教讀,培養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學習課文,理解課文。
1、師:認識了那么多的牽牛花生字,老師也想讀一遍課文,請你認真聽,還有那些字你不認識,如果都認識了,你可以不出聲音的跟老師一起讀。(范讀課文)
2、兩個人為一組,每人讀兩段,或一人一段都可以,選擇你喜歡的方式讀。
3、(課件出示)這篇課文有4段,你喜歡那一段就可以站起來讀。
4、學生匯報讀書的情況,學生評價
5、老師并出示丁丁、老奶奶、牽牛花的對話句子,讓學生帶著感情去練習朗讀。(老師適當地去指導)
6師:讀了課文后,你知道丁丁有什么愿望嗎?從書中找一找,畫一畫,讀一讀。
7、師:學完課文,我們知道了牽牛花滿足了丁丁的愿望,所以丁丁感謝牽牛花;同時丁丁也滿足了牽牛花的愿望,通過他勤勞的雙手讓奶奶在屋內看到了鮮花。
(這一環節,設計的問題不多,只有一兩個問題,主要讓學生自己自由去讀課文,在老師的引導下帶著感情去朗讀課文,并通過朗讀牽牛花、老奶奶、丁丁三個人物的對話來感受人與人之間美好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