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語文下冊《象鼻橋》教案
教學目標: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感知人與人之間應該相互關心,相互幫助,快樂在于奉獻。
教學過程:
一、師生相互問好。
師:小朋友們,睡了一個午覺,精神這會兒多好啊!上課——小朋友們,下午好!
生:老師,下午好!
二、導入
師:小朋友們,徐老師聽你們李老師說,前天剛上了一篇課文,叫《蘭蘭過橋》,是吧?蘭蘭見識到了架在水里的“潛水橋”,也看到了爺爺手中可充氣又可折疊的“塑料橋”,小朋友們可大開眼界了,事后聽說你們自己還設計了不少多功能的橋,徐老師可感興趣了,于是把你們設計的幾幅橋拿到這里來了。瞧!這是徐智涵設計的,他告訴老師說他設計的橋會移動、會說話,還會飛,用處可大著呢!這是錢佳宇設計的太陽能橋,她說這種橋上的燈,白天能吸收太陽光線,到了晚上就能照亮路面。郭可凡設計的就更不錯了,看!這座橋有一個安全門,她告訴老師說魚可以在門邊洗澡,受到保護,而小朋友們呢,可以在橋上嬉戲、玩耍,可是一不小心,要是失足掉進了河里,你也不必擔心,因為這座橋長著兩只自動安全手,一遇到這種情況,這兩只健壯的手就能把小朋友給打撈上來,這真是人類的好幫手啊!
其實,森林里也有一座不一般的橋,今天我們就要去會會它,它叫——
生:象鼻橋(教師板書)
三、教授新課。
師:(出示圖片)就是這座橋吧?你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了許多小動物,森林里有條小河。
生2:我看到兩只大象把鼻子連起來,讓小動物們過去。
生3:我看到小動物們可開心了。
……
師:小朋友們觀察得可真仔細。許多小動物們在象鼻子搭成的橋上走著,看來,這里的橋還真重要,是吧?有了小橋,動物們可做的事情可多啦!找找看,可以干些什么?
生1:小雞生病了,她可以到對岸去看病。
生2;山羊爺爺可以到河對面看望小孫子了。
師:哦,你是用自己的話來說的,那么課文中還有哪些句子,你也可以看出來這里的小橋可重要了!
(課件:每天他們來來往往走過小橋,摘野果,采蘑菇,走親戚,看朋友,可熱鬧啦!)
師:那請你們自個兒讀讀吧!想一想,該怎么讀好它。
個別讀
師:請問你為什么要把“熱鬧”這個詞讀得這么有味道?
生1:因為,他們每天都來來往往地過小橋。
生2:因為很多動物都從這里過,有摘野果的,有采蘑菇的,有走親戚的,也有看朋友的。
師:看來,的確熱鬧啊!那么,你覺得小動物們在這座橋上來來回回的,還可能忙些什么啊?
生1:小刺猬忙著去送信。
生2:小貓忙著去釣魚。
生3:小烏龜忙著去參加運動會。
……
師:你們說得太好了,讓老師覺得真的好熱鬧啊!不過,要是你們能把這句句子讀得讓老師覺得也很熱鬧,那才叫棒呢!
個別讀——齊讀——范讀——齊讀
師:可為什么這里是一座“象鼻橋”呢?請你好好去課文中找找吧!(學生找)
生:其實,原來森林里也是有橋的,只是大雨沖壞了小橋。橋兩岸的小動物都不肯來修橋,兩只小象看到了這個樣子就主動來做橋了。
師:你可真是個愛讀書、會讀書的好孩子啊。是啊,大水沖壞了小橋,那可怎么辦呀?請小朋友和你的同桌一起讀讀第2自然段,看一看,當時小動物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