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的故事》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認讀“ 郊、列、弄”等14個生字和由這些字組成的詞。
2、學會“名、發、成”等6個生字。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4、圖文結合,讀懂課文,簡單了解課文介紹的幾種火車及它們的特點。了解現代科技成就,激發學生的自豪感。
【教學重點、難點】
1、圖文結合,讀懂課文,了解課文介紹的幾種火車及特點。
2、學會本課生字詞。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玩具火車、識字教具。
【設計理念】
1、從學生的學情出發設計教學過程,通過自主識字、自悟自讀、合作學習、展示交流等,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2、將個別學習、小組學習和全班教學有機結合起來,優化教學結構。
3、將識字與朗讀、詞句教學與朗讀感悟有機結合起來,重視整體讀,體現整合精神。
【教學環節】
一、導入揭題
〖教師活動〗
1、談話導入(師出示玩具火車)大家看,這是什么?對,是玩具火車。有誰見過真的火車,能給我們介紹講一講嗎?
2、揭題,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關于火車故事的課文。(依次出現三幅火車圖畫,板書課題。)
〖學生活動〗
1、學生自由發言。
2、學生共同觀察火車,說一說火車的樣子。
3、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組織說話,創設情境,讓學生快樂地參與到學習中。
二、讀課文識字
〖教師活動〗
1、出現“我會讀”圖標,交代活動內容,提示讀課文的要求。
2、出示帶生字的句子,讓學生選擇讀。
〖學生活動〗
1、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自己覺得難讀的句子再聽聽學習伙伴是怎么讀的?
2、多讀幾遍沒讀通的句子,再聽聽學習伙伴是怎么讀的。
3、標出自然段。
〖設計意圖〗 自讀課文,整體感知;在語言環境中識字,在展示和交流中讀書。
三、自主識字展示與交流
〖教師活動〗
1、 出示生字,讓學生在小組內讀讀認識的字。看清字形,讀準字音。
2、 鼓勵學生說說自己喜歡的識字方法,并選擇好的方法向全班同學推薦。
3、 出示帶果子的(字卡)果樹。
〖學生活動〗
1、在小組內展示自己已經認識的字,并讀給學習伙伴聽。
2、交流,在小組內說說自己的識字方法。
3、“摘果子”游戲。
〖設計意圖〗
1、 體現自主、合作識字。
2、 在活動中識字。
3、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學習課文第1、2自然段
〖教師活動〗
1、提出學習要求。
2、組織引導學生學習。
3、指導朗讀。(讀出小明那種奇怪的語氣和爸爸鼓勵的語氣。)
〖學生活動〗
1、小組合作學習,拿出自己的玩具火車,演示一下“飛馳而過”,看哪組演示得好?
2、通過演示玩具火車,讓學生說一說火車是靠什么帶動一節一節的車廂向前跑的。
〖設計意圖〗
1、體現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2、通過演示理解詞語,理解課文。
五、學習課文第3自然段
〖教師活動〗
1、出示問題,引導小組合作學習。
⑴ 讀了課文后,你知道了哪幾種火車?
⑵ 最早的火車是什么樣的?
2、檢查學習效果。
3、指導朗讀。
〖學生活動〗
1、各小組合作學習,動筆畫出關鍵詞語。
2、小組匯報學習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