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只小獅子教案
一、本課時預設學習目標:
1、認識“獅、整、洋、練、滾、懶、吞、撲、咬、苦”10個生字,正確書寫“練、習”兩字。
2、積累“懶洋洋”、“慢吞吞”等abb形詞語。
3、在語言環境中理解“刻苦”、“整天”、 “懶洋洋”、“慢吞吞”、“苦頭”等詞語。
4、初步滲透頓號的讀法。
5、了解兩只小獅子的不同表現。
6、分角色朗讀小樹與懶獅子的對話。
7、初步領悟“應該從小鍛煉生活本領,不依賴父母而生活”的道理。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上述第1、2兩點
難點:上述第5、6兩點。
三、教材簡析
《兩只小獅子》是人教版第二冊第27課一篇貼近孩子生活的童話故事。講述兩只小獅子的不同生活態度:一只小獅子非常勤奮;另一只卻很懶。通過對比,以及獅子媽媽的耐心教育,告訴學生,從小應該勤奮學習,學會生活的本領,不能依賴父母。
該文文字淺顯,但應使學生明白文本隱藏的內涵。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新課導入
1、圖畫導入,板書“獅子”。(課件出示:獅子)
a、“獅”讀音
b、“獅”字形。
c、拓展“反犬旁”的其他字
2、讀課題,板書“兩只小獅子”(指名讀――齊讀)
二、初讀感悟
1.初讀課文
自讀要求:a、讀準字音,讀通句子;b、把圈出來的不會讀的生字多讀幾遍;
2.反饋,句中識字。
(1)一只小獅子整天練習滾、撲、撕、咬,非常刻苦。
a、帶拼音(落實“翹舌音、前鼻音”)
b、不帶拼音(落實“滾的字型、頓號的讀法”)
(2)另一只卻懶洋洋地曬太陽,慢吞吞地說話。
a、帶拼音(落實“后鼻音、前鼻音”)
b、不帶拼音(落實“懶洋洋,慢吞吞”abb詞語)
(3)將來我們老了,你靠誰?應該學會生活的本領。
(略)同上
3.抽讀課文,思考: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些什么?
三、誦讀課文
(一)品讀勤勞刻苦的獅子。(出示句子:一只小獅子整天練習滾、撲、撕、咬,非常刻苦)
1、自讀第2自然段,找出描寫小獅子刻苦練習的句子
2、練讀“一只小獅子整天練習滾、撲、撕、咬,非常刻苦。”
(1)指名讀
師:還有誰來讀讀?
(2)落實詞語“整天”
師:這個句子中有一個表示時間的詞語很好的體現了小獅子的勤勞,不知道哪個聰明的小朋友找到了?(出示生字卡片:整天)
a、指名讀――齊讀
b、多種形式引讀,理解“整天” (引讀:練習滾、撲、撕、咬,非常刻苦)
c、想象小獅子會遇到哪些困難?
(3)、落實詞語“刻苦”
(4)再讀該句
3、書寫指導:練習
師:我們也像勤勞的獅子一樣來練習本領好嗎?
(二)品讀懶洋洋的獅子。
1、練讀 出示句子:另一只卻懶洋洋地曬太陽,什么也不干
(1)、落實“懶洋洋”(指名讀――齊讀)
(2)、想象說話:懶洋洋曬太陽的表情動作,再讀讀這句子。
師:那大家想想看,這懶獅子懶洋洋曬太陽的時候會是什么表情?什么動作呢?
(3 )再讀該句
(三)品讀小樹與懶獅子的對話
1、 生自由練讀。(小樹和懶獅子進行了幾次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