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只小獅子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初步認識“獅、整”等14個生字,會寫“練”和“習”兩個生字。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習朗讀疑問句和感嘆句。
過程與方法:在情境中,運用已掌握的識字方法主動識記本課的生字。
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識字的興趣,鼓勵學生真實地表達對兩只小獅子不同生活態度的看法,明白獅子媽媽說的話的道理。
教學重點:認識本課14個生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明白獅子媽媽說的話的道理。寫好“練”這個字。
教學過程:
課前活動:
猜謎語我們在學習識字五的時候,搜集了許多謎語,又得同學也自己變了一些謎語。誰來把謎語說一說,讓大家猜猜。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猜謎語導入。怎樣記住“獅”這個字呢?
說說獅子給你的印象?(兇猛、鋒利的牙齒、林中之王……)那么,是不是獅子天生就能成為林中之王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25課。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出示詞語認讀(看看課文中的詞語你們都認識了嗎?)
整天懶洋洋將來應該刻苦慢吞吞練習
3、指名讀課文,其他同學認真聽:他們讀音是否正確,讀的是否流利。
三、細讀課文,感悟語言
1學習第二自然段
(1)借助畫面理解內容,練習說話
師:這就是獅子媽媽生下的兩只小獅子,看看他們在做什么?
板書:懶獅子勤獅子?
師:課文那個自然段描寫的是這兩只小獅子?指名讀讀描寫勤獅子的話。
(2)理解描寫勤獅子的語言
出示“一只小獅子整天練習滾、撲、撕、咬,非常刻苦。”
你從這句話讀懂了什么?(刻苦)
a.滾、撲、撕、咬,(動詞)為什么要練習這樣動作。(練習基本功,掌握生存的本領)
b.出示課件體會。
c.回憶所看畫面進行識字。
d.理解“整天”。
引讀:早晨,天剛亮,小獅子就練習
中午,小獅子頂著烈日,堅持練習
晚上,太陽已經落山了,小獅子還在練習
小獅子一年365天,每天都是這樣練習的,它“非常刻苦”。
(3)學習描寫懶獅子的語言
師:另一只小獅子呢?板書:什么也不干
快看像小獅子這樣什么都不做,就叫懶洋洋。
2、學習3-6自然段
過渡:懶獅子為什么什么也不做?自讀3---7自然段,找到答案。
(1)指導讀問句
師:看到懶獅子這樣,小樹都著急了,小樹是怎樣說的?(關心的問,擔心的問)
(2)指導讀感嘆句
師:懶獅子著急嗎?(出示圖片)看圖說話
a“我才不去吃那苦頭呢!”怎樣說:“慢吞吞”該怎樣說—讀
b“我爸爸和媽媽是林中的大王,憑著他們的地位,我會生活得很好!”
為什么他爸爸媽媽能成為林中的大王?(練習、能捕捉食物)多自豪啊!
(3)同桌一個當小獅子,一個做小樹讀讀這段對話。
(4)師生分讀
3、學習第七自然段
師:世上最疼愛孩子的就是媽媽了,她看到這只小獅子整天不學本領,會說些什么呢?生讀
(1)師:范讀媽媽這番語重心長的話什么意思啊!
老了不再了是什么意思?(媽媽不能照顧他一輩子)
生存的本領包括哪些本領?聯系上下文理解。沒有這些本領會怎樣呢?
真正的獅子什么樣?(要有一身的本領)。
(2)懶獅子聽了媽媽的話會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