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只小獅子》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具有挑戰性,以“幫辛巴選繼承人”開篇,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在比較兩只小獅子的不同表現,并明辨是非的過程中,能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吸引學生主動參與。
教學內容具有較強的實踐性,本課結尾處以“學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引導學生談自己在現實生活中該怎么做,進一步密切了和學生的生活實際。
在教學策略與方法上,促進了學生主體性發展。本課教學中,為學生提供了主動參與的時間接近整節課的2/3,給學生提供了自我表現的機會,讓學生充分地讀、演、說,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
一言概之,本堂課的教學設計部分應該是比較完善的。
然而我在過后觀看自己的教學錄像自查自究時,發現了很多開始意想不到卻又在情理之中的問題。
1、本課既為電教課,那其中的電教內容應該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而事實上,本課多媒體的情境創設并未達到預想的效果,甚至可以說,課前的動畫片可有可無,因為學生對辛巴相當熟悉,一頭像足矣!
2、新課程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方法,強調增強學生的主體性,關注學生對學習活動的參與及參與程度,在自讀、自悟、自評、自結中掌握知識的規律和方法,讓學生經歷“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然而,本課在學生的合作學習方式的構建中存有明顯的不足。一方面,臨時選用的是別班我不熟悉情況的學生,怕在異質分組方面做得不夠好,照顧不到學習的需要。二是由于拍攝需要,怕這些一年級的孩子將合作學習流于形式,再將課堂紀律弄得一團糟。現在看來,如果能在探討“什么是真正的獅子,它怎樣做才能成為一只真正的獅子”這一環節分小組交流的話,既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又能提高學生的認識水平。
3、我還發現了一個明顯的漏洞,本課弱化了一類字,反而在“刻”和“該”這兩個字上下了功夫,真是一個不小的漏洞。
4、另外,觀看了教學錄像后,我對自己的課堂表現感到很震驚——欠缺良好的教學基本功。這主要表現在:
a、缺乏較好的課堂駕馭能力,不能對課堂上出現的不同情況做出及時的反應,調節課堂教學節奏,如在交流自己的感想時,一名學生說得話冗長,又離題太遠,我沒能及時點撥和啟發,浪費了時間,使得課堂松散。
缺乏傾聽和與學生溝通的能力,沒能扮演好“權威、顧問、同伴”的角色,給人的感覺在“背課”。
b、多媒體的演示不規范熟練。在課堂的一開始的課件演示中居然出現了黑屏的情況。
c、語言表達能力不強,課堂語言不夠規范、精練、生動。重復詞語兩次,句子一次。
d、欠缺良好的心理素質,表情不夠自然、大方、親切,大腦還有過數秒鐘的空白。更令人不可原諒的是,由于上課之前接了一個重要的電話,手機忘了關,居然兩次在課堂上放聲高歌,惹得我煩悶不已,而那一瞬間的表情已清楚地攝入錄像中。
對于這節課的失敗的原因,只有一個解釋,那就是自身素質不足。在以后的教育教學中,應吸取本次經驗教訓,不斷給自己充電,爭取在不久的以后業務水平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