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只小獅子》教案
一、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朗讀疑問句和感嘆句。
2、了解兩只小獅子的不同表現,明白不能依賴父母,從小學習生活本領和道理。
二、教材分析
《兩只小獅子》是一篇童話故事,內容新穎,生動有趣,有事性強,具有普遍的現實教育意義。課文一共7個自然段,主要講了兩只小獅子的不同生活態度,一只勤奮練功,另一只卻十分懶惰,什么也不干。課文通過一勤一惰兩只小獅子的對比,以及獅子媽媽對懶獅子的教育:應該自己學會生活的本領,不應該依靠父母的本領和地位生活。從而告訴學生:從小應該勤奮學習,學會獨立生活的能力,不能什么事都靠父母這一道理。
本課教學的重點:通過朗讀,明白獅子媽媽話中的道理。
三、學生分析
對于一年級的小學生來講,要通過各種自然活潑的形式,不斷調動他們的學習情趣,從小培養他們熱愛語文的情感。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
1、練讀生字詞。
2、與師共同板書課題。
(二)新授
1、體會朗讀二自然段
師引:請同學們輕輕地打開書,自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主要講了件什么事?
a:指名:課文主要講了……師相機板書:刻苦、懶洋洋(訓練學生用一只……另一只……說完整話)
b:指名2—3后同桌練一練。
引:原來這兩只小獅子表現得不一樣,那一只是怎樣刻苦,另一只又怎樣懶洋洋?你們想不想見一見?
①看圖,問:你從哪看出小獅子非常刻苦?
②過渡:同學們看得很認真、仔細,那課文是怎么寫的?找一找,在第幾段,要想讀出獅子的刻苦和懶惰,你認為應該讀好哪些詞,請你拿出筆用橫線畫出,讀一讀。
(指導讀好:整天,非常刻苦,什么也不干)
③指名讀,反饋。
④分角色朗讀、齊讀。
c.訓練句子
①示例句:懶洋洋地曬 太 陽
懶洋洋地
懶洋洋的小 貓
懶洋洋的
②學生練說,同桌互說
2、體會朗讀3—7自然段
師過渡:有一棵小樹一直都在看這兩只獅子的不同表現,它很為這只懶獅子擔心,可是這只懶獅子是怎么說的?又是怎么想的?請你找一找,讀一讀。
①學生自讀、練讀、指名讀
②指導學生讀好:慢呑呑地、才、苦頭
③問:那它真的會生活得很好嗎?為什么?
師過渡:小樹和獅子的這翻話被獅子媽媽聽到了,請同學看圖猜猜媽媽的表情怎樣?
(耐心、焦急、練讀7自然段)
④師生互換角色朗讀
3、思品滲透
①同學們如果你是這只懶獅子聽了媽媽的這些話,你會說些什么?
②你喜歡那只小獅子?為什么?
我們班有沒有像刻苦獅子那樣的小朋友?
4、師總結:只有學好生活的本領才能成為社會上有用的人。
(三)學寫生字:
(四)板書設計:
五、教學反思:
《兩只小獅子》是一篇很有意義的童話故事,故事通過兩只小獅子不同表現,并借獅子媽媽意味深長的話語告訴孩子們只有勤學苦練,才能擁有真正的本領,過上美好的生活。在教學過程中有很多地方很不理想,引起了我的思考:
以讀為本,在朗讀中感悟。在本節課設計中我力求體現以讀為本,以讀促學的教學方法,充分尊重學生的感受,體驗和理解,留下足夠的空間給學生朗讀、探究。通過提問“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引導孩子讀書,從書中找句子,找詞語,并讀一讀,練一練。這樣少了教師繁瑣的講解,學生學得自主更投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