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兔和小灰兔(第一課時)》說課稿
1、說教材。《小白兔和小灰兔》一下第七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是一個有趣的童話故事。描述了兩只可愛的小兔接受了老山羊不同的禮物——白菜和菜子,回家后不同的表現——白兔辛勤耕種,灰兔貪圖享受,結果也不同——白兔種的菜豐收了,灰兔卻把菜吃完了。通過這個故事讓學生懂得只有靠自己的辛勤勞動,才能有所收獲。文章共有9個自然段,采用了對比的寫法,尤其是第五個自然段和第六個自然段,把小白兔的勤勞和小灰兔的懶惰表現得淋漓盡致。另外,課文中配有四幅生動的插圖,充滿童趣,學生非常喜愛。
2、說“學情”。
通過上半學期的學習,極大多數學生能比較熟練地根據拼音讀準字音,在識記漢字方面也積累了一些方法,如部件分析法、加一加法、減一減法、換一換法、形象記憶法等,能有效地幫助識記漢字。在閱讀方面,學生逐漸產生了興趣,在老師的引導、點撥下能讀懂一些短小、淺顯、有趣的文章,初步嘗到閱讀所帶來的快樂。大多數學生能做到讀準字音,不加字,不漏字,還保佑一部分學生能根據自己的理解讀出句子的語氣,感悟語句的含義。
3、說教學目標。
本課的主要目標:一是借助拼音這根“拐杖”來降低學習難度,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學習慣;二是在拼讀生字的過程中,對拼音起到了復習鞏固的作用。“不加字,不漏字”是朗讀課文最起碼的要求,從一年級起就應該重點抓,讓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朗讀習慣。抓住對關鍵詞語的理解能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語文能力本質上是實踐性的,而不是認識性的,脫離語言運用的實踐活動,語文能力的發展將會是一句空話。因此,把根據提示展開想像練說當作教學目標之一,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安排 寫字的任務,目的是使學生的寫字練習經常化,做到課課寫、天天寫,描摹生字,做到少而精,既體現了新 教材識字分流的原則,也不加重學生負擔,不但讓學生寫好字,而且逐漸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4、說教學流程。
(一)講故事引入
1.邊放課件邊講述:
2.請小朋友跟著陳老師把課題寫到黑板上。(板書課題)
哪位小朋友把課題讀一遍?(指名讀,然后齊讀。)
(二)初讀課文,認讀生字。
1.自由讀課文,要求把圈出的生字看拼音多讀幾遍,記住字音,把你認為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把每一個句子都讀通順了。
2.課件出示所有生字,請兩個學生當小老師教生字讀音。
3.去掉拼音讀生字:現在拼音寶寶回家了,你還認識嗎?開火車讀。)(學生自由讀一讀——齊讀)。
4.游戲:“猜猜我是誰”。
(師把生字的一邊蓋起來,讓學生猜一猜是哪個生字。)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在讀課文之前,先打聽一下: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
2.下面再請小朋友把課文讀一遍,讀完后,再把你最喜歡的段落多讀幾遍,等一下把你喜歡的段落多讀幾遍。
3.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讀給同學聽,師生共同評議:
4、小朋友,你們可真會讀課文啊!下面再給你們一次機會,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把課文讀一讀,可以同桌一起讀,可以和同桌合作讀,你讀一段,他讀一段,也可以自己讀。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