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兔和小灰兔
(4)小結過渡。
小白兔和小灰兔幫助老山羊收白菜,老山羊送給小灰兔一車白菜,小灰兔收下了;老山羊又送給小白兔一車白菜,可小白兔不要,而向老山羊要了一包菜子,這是為什么呢?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2.學習課文第3~4自然段。
同學們,小白兔拿著一包菜子回到家怎么樣了呢?
(1)自己小聲讀3、4自然段,畫出小白兔回家做了些什么的句子,想一想,這些句子說明什么?
(2)學生匯報。
“把地翻松了,種上菜子”。
“常常給白菜澆水,施肥,拔草,捉蟲”。
說明小白兔辛勤勞動,自己翻土,種菜,并且“常常”給白菜澆水,施肥,拔草,捉蟲,不怕累,不怕苦,自己親手種了很多大白菜。
(3)看第二幅圖,說圖意。
3.小灰兔回家又是怎樣呢?學習課文第5自然段。
(1)讀第5自然段。
(2)邊讀邊看第三幅圖。
(3)再讀第5段畫出小灰兔回家后的表現,說明小灰兔什么?“他不干活了,餓了就吃老山羊送的白菜”。說明小灰兔不愛勞動,光靠老山羊給的白菜生活。大家想,光吃不干活,那么有一天總會把老山羊送的白菜吃光的,那該怎么辦呢?
4.比較小白兔和小灰兔的表現,你以為誰做得對?為什么?
3.學習課文6~8自然段。
(1)小聲自由讀這三自然段,想一想:
①小灰兔又到老山羊家干什么去了?
②小白兔為什么給老山羊送白菜?
③怎樣理解小白兔的話?
(2)小組內討論以上三個思考題,每個同學在小組內都要發表意見,并且回答問題要看著書,學會從書中找答案。
(3)讀這幾段,談談自己的理解。
①從第七段中知道,小灰兔的白菜吃光了,又去老山羊家和它要白菜。它不勞動,靠要別人的勞動果實養活自己。
②從第八段中知道,小白兔收了很多白菜,自己吃不完,送給老山羊白菜,當初是老山羊送給小白兔菜子,小白兔收了白菜,送白菜感謝老山羊。小灰兔很奇怪,不知小白兔的白菜是哪來的。“奇怪”不理解,納悶,不明白。
③出示句子“只有自己種,才有吃不完的菜”,讓學生反復讀一讀,體會它的含義。
引導學生聯系上文,小白兔和小灰兔的表現來理解這句話。小白兔要了菜子,自己付出辛勞,所以有吃不完的菜。小灰兔不勞動,坐吃山空,總有一天把別人給的菜吃完了,就沒有辦法了,所以只好還向別人要。
因此,只有自己動手勞動,才會豐衣足食。
(4)再讀最后一自然段,從中你明白了什么?你受到什么教育?
(四)讀全文,邊讀邊想一想每段的內容。
第三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懂得要從小熱愛勞動,只有自己動手才能豐衣足食。
(二)把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
完成課后作業。
二、教學重點
(一)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受到思想教育,從小養成愛勞動的習慣。
(二)把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
三、教學難點
把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要講得簡練明了。
四、教學過程
(一)讀全文,邊讀邊對照插圖,想一想每段的內容是什么?
(二)分段讀課文,分段講一講課文的主要內容。
1.讀課文1~3自然段:
先自己讀一讀,然后練習說一說從這三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2.讀4~6自然段,方法和前邊相同,注意把小白兔和小灰兔對比著講一講。
3.讀7~9自然段,重點談最后一段的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