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家鄉》第一課時說課稿
一、說教材《畫家鄉》一文是人教版第二冊第六單元的一篇文章,這篇課文寫的是孩子們用彩筆畫家鄉的事。通過五個孩子不同的畫,展現出他們各自家鄉的美麗,表達了孩子們愛家鄉的情感。
第2—6自然段具體描述了濤濤、山山、平平、青青、京京5個孩子所畫的家鄉。濤濤的家鄉在海邊,那浩瀚的大海,掀起萬頃波濤,海底蘊藏著豐富的寶藏。山山的家鄉是山里,那里山峰高,瀑布美,屋前屋后都是高大的樹。平平的家鄉在平原,遼闊的平原,像無邊無際的綠色海洋。青青的家鄉是一望無際的大草原,那里草綠,牛羊多。京京的家鄉在城市,一座座現代化城市,高樓大廈聳入云霄。他們的畫畫出了各自家鄉的特點,充分反映了他們對家鄉的真摯熱愛,進而反襯出祖國各地欣欣向榮的發展。課文圖文并茂,情景交融,可以說是一篇極具人文色彩,適合欣賞、領悟的通俗詩和風景畫。畫面的圖景和描寫的語句,很容易與學生的生活和認知達成契合,引起共鳴。因此教學中,教師應結合當地情況,引導學生讀文感悟,并激發學生發揮想象,畫出自己的家鄉,讓愛家鄉、贊家鄉的情感在課堂中回蕩。
二、說教學目標:
針對這篇課文的特點,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我設計了這樣的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6個字,會寫“貝、 蝦”兩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研讀第2自然段,感受大海的美。
教學重點:
(1)認識本課6個字,寫好兩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研讀第2自然段,感受大海的美。
4、教學難點:通過朗讀感受大海的美。
三、說教法、學法
1.說教法: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我將課文配以形象、生動的課件,把學習課文變為和小畫家交朋友到他們的家鄉去游覽的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讓孩子們去游覽。這時,讀課文不再是一件枯燥的事,而是一次有趣的旅游。學生在愉快的讀書活動中走進了文本,感知了課文內容。這樣既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又激發了學生對學習課文的興趣.
2.說學法:根據課文段落的特點,精讀一段,明白學習方法后,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通過找找、讀讀等多種方式,并用生動、有趣的語言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通過自由讀、比賽讀、齊讀等多種朗讀形式,使課文的意境和語言都走進了學生的心里。
四、說教學程序
圍繞教學目標,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本課時教學過程分為四大環節,分別是:
(一)、談話導入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四)、研讀第2自然段,感悟大海的美
(五)、學生自學其他段落
(六)、指導寫字
下面我將從這五個方面進行說明。
(一)、談話激趣,揭題引入
上課一開始,我以談話的形式導入:小朋友,如果你有一支七彩的畫筆,你最想畫什么?請幾位學生說。有幾位小朋友畫下了自己美麗的家鄉,這時出示課題,生齊讀。
(抓住兒童好奇的心理特點,讓孩子們說說自己想畫什么,調動孩子的學習積極性,使孩子們在迫不急待、躍躍欲試的心態下進入閱讀!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我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生字,讀通句子,讀好課文。不認識的字多讀幾遍,想辦法記住它們。再出示生字,讓學生說說自己認識了哪些字,是怎么認識的。最后出示帶生字的詞語讓學生認讀。通過指名讀、齊讀、小老師帶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不斷地鞏固生字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