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象
教學要求:
1、通過課文學習,讓學生懂得,只有多動腦思考,才能用學到的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
2、掌握本課生字新詞,能辨別“稱”和“秤”、“舷”和“線”的讀音。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稱象的辦法一節
教學難點: 為什么要等船下沉到畫線的地方才稱船上的石頭?
教學過程:
一、聽力訓練《山雞起舞》
1、邊聽邊思考:誰使山雞起舞?他用了什么辦法使山雞起舞?這個辦法是從什么地方受到啟發?
2、交流
二、看圖揭題
1、出示大象圖:這是什么?誰來描述一下這頭大象?
(師:這么一頭又高又大的象在科技發達的今天要稱出他的重量不是一件難 事。可是在古代卻不太容易。但卻有一個聰明的孩子想出了稱象的好辦法。)
2、揭題。讀題。
三、檢查預習情況
1、出示詞語開火車讀
chēng ( ) ( ) gān( ) ( )
2、多音字檢查 稱 桿
chèn ( ) ( ) gǎn( ) ( )
3、指導字形。 艘。 書空。
4、分節讀課文。 正音評價。
四、學習課文
(師:課文那一節講稱象的結果與曹沖想的辦法一樣?哪一個詞最能說明?把它讀出來。)
1、 第六節
(師:曹沖想的好辦法究竟是什么呢?)
2、自讀課文。
要求:(1)讀課文,找小節
(2)讀小節,劃方法
(3)讀方法,圈動詞
交流
出示小黑板(曹沖稱象的辦法)抽生讀 圈動詞
3、幻燈演示稱象過程 學生看圖輕聲跟老師敘述
4、同桌互讀稱象方法一節 互相提問
5、課堂質疑 重點解決 (1)為什么畫線?
(2)為什么等船下沉到畫線的地方才稱船上的石頭?
6、四人小組討論:曹沖的辦法好在哪里?
(老師提示:討論前先讀讀大臣的辦法課文第三節。)
交流 板書 以石代象
以船代秤
7、 說話練習(代替指導朗讀)
(師:曹沖真聰明。他能從大臣想的方法中受到啟發,想出了好辦法。我們小朋友也要像曹沖學習,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靈活應用所學知識,做一個活學活用的聰明孩子。下面我們就來做一回聰明的曹沖,跟他的父王說說這個辦法。)
(1)、自己準備
(2)、找好朋友演一演
(3)、上臺表演 評價
8、拓展思維
如果你當時在場,還有沒有稱象的好辦法?
思考 交流
五、總結全文 齊讀全文
(師:請小朋友閉上眼睛,你們的眼前有沒有出現一個聰明過人,在其父王面前侃侃而談的七歲神童呢?下面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個神通的故事。)
1、閉目想象
2、齊讀全文
六、引申閱讀《智救庫吏》
師:曹沖,曹操最喜愛的兒子,可惜在他在十三歲那年得了“絞腸痧”的病離開了人世,為后人留下了許多美麗的遺憾。但關于他的故事還有一些。這里老師為大家選取了兩個,請大家讀一讀,選取一個回家去講給爸爸媽媽聽。
七、布置作業
回家找聰明人或聰明孩子的故事,準備參加聰明人故事展或聰明孩子講聰明孩子故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