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稱象》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會認13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會用“一邊┅┅一邊┅┅”造句。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人物對話,理解課文內容。
3、通過親自動手作實驗,弄懂曹沖稱象的辦法,從曹沖稱象的故事中受到啟發。
4、愿意把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
教學重點:通過親自動手作實驗,弄懂曹沖稱象的辦法,從曹沖稱象的故事中受到
啟發。
教學難點:了解曹沖和官員們稱象的辦法,想想還有什么方法可以稱出大象的重量。
教學方法:讀中感悟、以操作促理解
教學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㈠、揭示課題
1、用夸張的手法畫一頭又大又重的象,占滿黑板。看到這頭大象,同學們會議論些什么?在象身上板書“大”、“重”等關鍵字。
2、誰能把大象的重量稱出來?(板書學生的辦法,肯定學生的回答)
板書:稱象
3、談話:這是一件發生在古時候的事。那時候,既沒有……也沒有……小朋友說的辦法很多都不能用。那么,人們用什么辦法稱出大象的重量呢?你們想聽聽這個故事嗎?你想從故事中知道什么呢?
㈡、范讀課文
聽老師讀課文中的故事,聽完后要能知道課文講的是誰稱象,用什么辦法稱,稱出來沒有?
㈢、讀書天地:自讀、小組讀;認識生字
1、這個故事好聽嗎?小朋友自己讀讀故事吧。要求讀通句子。
2、小組讀:
⑴、交流認字情況。
⑵、有幾個字特別難認,你怎么記?
⑶、讀通課文。
㈣、檢查自讀情況,鞏固識字
1、用猜字的游戲檢查認字情況。
2、男女同學比賽,看誰組的詞語多。
3、自愿讀課文。
4、在投影儀上(或小黑板事先寫好)出示讀得不夠好的長句練讀。
5、讀了課文,你了解了什么?提示:
⑴、官員們想了什么辦法?用橫線勾出官員說的話,讀一讀。
⑵、出示玩具桿秤:誰來用自己的話說說官員們的辦法?
⑶、你覺得這些辦法好嗎?曹操的態度怎樣?理解“直搖頭”。
⑷、曹沖的辦法是什么?用波浪線勾出來,再讀一讀。
⑸、這個辦法可行嗎?從哪個句子知道的?曹操的態度怎樣?他會說什么?
㈤、有疑就問
1、把不懂的地方做上符號,小組討論,還不懂的,留著全班討論。
2、梳理學生的問題。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有些問題留待第二節課解決。
㈥、讀書評價:在自己讀、小組讀、老師檢查的過程中,感到讀書的收獲怎樣?
㈦、教學效果評測
1、讀句子,思考理解:官員們同時做了哪兩件事?從什么詞語可以看出是同時做的?
想想我們可以一邊唱歌一邊還可以做什么?
想想誰還可以同時做什么事?說說句子。
2、讀一讀句子,做做動作,看看有什么不一樣,想想曹操的心里在想什么。
3、自己輕聲讀課文,做到不添字、漏字,讀得正確流利。
㈧、拓展性學習
看圖片、插圖捏出一頭大象,以便下節課做實驗用。
第二課時
㈠、復習:游戲鞏固
1、用轉轉盤的方法復習生字。
2、糾錯游戲分清字音。
3、上節課我們還有什么收獲?
㈡、學習重點段
我們都來當一當曹沖,像他那樣稱稱象,好嗎?
1、拿出你們捏好的大象,看看書上是怎么寫大象的?請找出來讀一讀。
說說你們捏的大象的樣子,可以用上書中的詞語和句子。
2、曹沖相出了怎樣的辦法來稱象?
⑴、小黑板上出示寫曹沖稱象的句子。標出句子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