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象》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稱象》是一篇講讀課文,本單元的主題是動腦筋想辦法,這篇課文向我們講述了一個七歲的孩子,竟然解決了連官員們都無從下手的難題,學了本文就是想讓學生明白遇事要善于觀察,要動腦筋想辦法解決問題。
【學生分析】
學生經過一個多學期的校園生活,已經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而且樂于接受課程標準的將學生作為主體的教學方式。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在教學過程中創造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條件,并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
【教學目標】
1、認識“稱、象”等13個生字,會寫“再、象”等6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讀好人物對話所表達的意思。會用“一邊……一邊……”說話。
3、能從曹沖稱象的故事中受到啟發。
4、愿意主動講《稱象》的故事。
【教學重點、難點】通過多讀,明確曹沖稱象的過程。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轉字盤、錄音機。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小朋友,你們一定都見過大象吧!象很大,也非常重。現在我們要知道大象的重量是很容易的,但在古時候卻十分困難。可是就有一個聰明的小朋友想出了絕妙的辦法,稱出了大象的重量。你想知道這個小朋友是誰嗎?他想出的是什么好辦法嗎?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二、動畫欣賞、整體感知
1、課件出示根據課文內容制作的動畫,并伴有課文內容的錄音。
2、提問:這篇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呢?(根據學生的回答和板書課題)故事中都有哪些人物?他們誰想的辦法最好呢?請小朋友們把書打開,自由讀一讀吧!
三、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順,讀正確,并圈出文中的生字。
2、交流識字:
同桌間互相學習生字,互相介紹記生字的好方法。(如,給熟字加偏旁,形近字區別記憶等)
四、鞏固識字
1、轉學盤認字,用硬紙板制作字盤,上面畫上十三個格,分別寫上本課的十三個生字。在黑板的某一處作上記號,轉動字盤停下后,學生快速說出停在記號處的是什么字。(相機對學生進行擴詞、說話訓練)。
2、課件出示帶生字的句子:
例如:議、議論 官員們一邊看一邊議論。(用一邊……一邊說話)
⑴ 指名讀。
⑵ 同桌讀。
⑶ 挑戰讀。
五、朗讀感悟、深入學習
1、剛才同學們讀句子讀得非常好,老師相信大家認識了文中的生字,你們一定能把文章讀得更好。在認真讀的基礎上,大家找找課文介紹了稱象的哪幾種辦法?你認為哪種最好,為什么?
學生反饋閱讀情況。
2、看來,我們的看法是一致的,那么曹沖稱象的具體辦法是什么呢?讓我們邊聽邊看吧!
⑴ 課件演示稱象過程,伴有相關內容錄音。
⑵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第四自然段:
討論:曹沖稱象分了幾步?每步是怎樣做的?
教師參與討論,全班交流。
⑶ 選代表模擬試演曹沖稱象的過程。
六、拓展延伸、引發深思
師:通過我們剛才的看、議、演,已經感覺到曹沖稱象的辦法很有創造性。造不出稱象的大秤可以用船;不能把大象宰了就用石頭,想出了一個別人想不出的辦法。曹沖的辦法在當時是很好的,你還有沒有比曹沖更好的稱象方法呢?下節課老師就請你用自己的辦法來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