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象教學設計
教學思路:
1.聯系舊知,先讓學生自己說說對大象和秤的認識,引出象大秤小這一對矛盾。
2.讀課文,讓學生自己從文中找到解決矛盾的方法。a..把秤變大。b.把象變小。
c.船的浮力把象的重量變成一塊塊石頭的重量。
3.在比較中引導學生認識到曹沖稱象的方法好,而官員的方法不好。通過討論
得出曹沖稱象方法的好處與官員稱象方法的壞處。
4.通過實驗演示,反復朗讀,讓學生了解曹沖稱象的步驟。
5.讓學生討論尋求更多更好的稱象方法。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7個生字和由這些字組成的生詞,會認3個字。
2.理解課文的內容,了解曹沖稱象的方法,學習曹沖遇事開動腦筋。
3.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了解曹沖稱象的方法及他能想出辦法的原因。
教學準備:
1.生字詞卡片。
2.實驗用具:透明水槽一個、“船”一個(先鋪上一層細沙)、“象”一個。這些
用品要能很好的解決實驗中的重心難以把握的缺點。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板書課題,解題。
1.板書課題:稱象。齊讀課題。
2.問:你見過秤嗎?你知道秤可以稱那些物品?你覺得用秤可以稱象嗎?
3.再讀課題。問:讀了課題后,你最想從課文中知道些什么?
二、聽課文朗讀錄音。邊聽邊想,注意生字的讀音和句中的停頓。
三、自瀆課文,注意把字詞讀準確,把語句讀通順。
四、出示生字詞卡片,檢查生字的讀音。
五、再讀課文,邊讀邊想,你從課文中知道了那些內容,用五角星(☆)做上記號。
六、檢查課文朗讀情況,了解學生對課文內容的掌握情況。
1.語句是否讀通順。字詞是否準確。
2.課文主要說了一件什么事?
第二課時
一、學習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1. 請學生說說自己從課文中讀懂了些什么。
a..大象是別人送給曹操的。曹操很喜歡大象。b.課文主要講曹沖是怎樣稱象的。c.
課文還講了官員們稱象的方法。d.……
(對于學生的不同回答,老師應及時予以肯定,引導學生多讀課文,加深理解。著重引導學生歸納出各自解決矛盾的方法。在比較中認識到曹沖稱象的方法好。為什么?)
2. 應弄明白的問題。
a.當學生說到曹沖稱象的方法時,拿出準備好的實驗用具,邊讀課文邊演示稱象的步驟。
板書: 曹沖 先
再
然后 稱石頭
“石頭有多重就知道大象有多重了。”
(在演示稱象步驟時,要一塊一塊地加石頭。邊加邊問學生:“夠了嗎?”使學生知道船下沉的多少與石頭的重量有關,石頭和大象使船下沉的位置一樣時,石頭的重量就是大象的重量。
齊讀、個別讀第四自然段。熟讀成頌。
b.當學生說到官員們說的稱象方法時 ,
板書:
秤 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