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只鳥蛋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二冊第三單元語文課本第9課第一課時
【學情分析】一年級的學生的思維正處于形象思維為主的階段,但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理解、比較、想象的能力。在興趣濃厚的狀態下,學生有較強的自信心和強烈的表現欲望。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認識蛋、取等12個生字。
(2)能借助漢語拼音朗讀詩歌。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動作演示,觀看小鳥破殼而出的多媒體課件,理解字詞的意思,了解小鳥是由鳥蛋孵出來的。
(2)引導學生從“媽媽”的語言,“我”的神情動作中體會人物的情感變化。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體會詩歌的節奏美、音韻美,而喜歡朗讀詩歌。
(2)懂得鳥類是人類的朋友,培養孩子珍愛生命,關愛小鳥,關愛一切有生命的小生靈的情感。
【教材分析】
重點:引導學生從“媽媽”的語言,“我”的神情動作中體會人物的情感變化。
難點:懂得鳥類是人類的朋友,有愛鳥意識。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鳥蛋實物等
【教法】情景導入法、實踐操做法、啟發引導法
【學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合理想象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1、課件展示樹林,各種鳥在林中飛翔,唧唧喳喳唱著歡快的歌,最后定格在一只鳥媽媽站在一個鳥窩旁,窩里有兩只鳥蛋。讓學生說一說:圖上有什么?你想到了什么?
2、板書課題,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小詩“兩只鳥蛋”學生認讀“蛋”,相機引入課文。
(設計理念:播放動畫短片能激起學生愉悅的心情,好奇的求知欲,營造一種輕松、愉快、和諧的課堂氣氛,寓教于樂。)
二、粗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試讀課文,要求借助拼音通讀全文特別讀準音。
2、小組內自學
(1)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難讀的字或句子做上記號,教師巡視指導。
(2)學生任意讀一讀課文,其他人認真評議:發現他哪里讀得好就向他學,他哪里讀得不太好,你就提醒他。
(設計理念:合作互助的學習方法能相互取長補短,利于提高自學效果也能很好培養學生自學習慣)
3、多種形式認讀生字
(1)課件出示帶拼音的詞語,學生一起認讀。
(2)出示不帶拼音的字詞學生開火車認讀。
(3)小小郵遞員游戲識字(在黑板上貼上拼音,學生手里拿字卡找到對應的生字)
(設計理念:通過各種形式把學生枯燥的識字變為游戲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精讀課文,加深理解
1、學生自由讀全文選擇自己喜歡的小節表演讀
2、學生讀后交流討論:
(1)出示鳥蛋實物,讓生觀察,說說鳥蛋的樣子,誰愿意上來摸一摸鳥蛋?
(2)比較“鳥蛋涼涼的”和“涼涼的鳥蛋”你發現了什么?
(設計理念:通過摸鳥蛋,調動學生的興趣,讀詞語引導學生發現有些詞詞序不同但表達的意思相同,感受祖國語言的豐富多彩。)
(3)引導學生認知:兩只鳥蛋就是兩只小鳥。
(4)分角色朗讀,讀出媽媽關愛小鳥,關愛小生靈的情感。
(5)出示小鳥破殼的課件引導學生說一說。
(6)啟發想象:鳥媽媽焦急不安是什么樣?聯系生活實際如果你在外迷了路,你的心情怎樣?你能表演一下嗎?你能有焦急不安說一句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