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兩只鳥蛋
一、教材簡說這是一首兒童敘事詩,講述了一個小朋友從取下兩只鳥蛋到送還鳥蛋的事。在這首小詩里,我們能看到孩子在母親的啟發下,幼小的心靈里萌生出對生命的珍愛,對小鳥的關愛,對大自然的熱愛。當孩子“把目光投向高遠的藍天”時,孩子看到了小鳥的明天,我們看到了人類的希望──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讀一讀,想一想,你和你的學生還看到了什么呢?
二、學習目標
1.認識“蛋、取”等12個生字。會寫“聽、唱”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喜歡朗讀詩歌。
3.懂得鳥類是人類的朋友,有愛鳥的意識和情感。
三、教學建議
(一)識字寫字
1.檢查預習。如果有些字大多數學生已經認識,可讓學生當小老師,說說是怎么認識這些字的。
2.可用偏旁帶字的方式識字:捧、抬、投,這一組字都是表示手的動作,可讓學生做相應的動作幫助識字,引導學生感悟形聲字的規律。
3.可用熟字帶生字的方式識字。如:冷—涼。由此可看出,帶“冫”的字與寒冷、冰涼有關。引導學生進一步感悟形聲字的構字規律。
4.結合課文,通過組詞識字:鳥蛋、取出、輕聲、仿佛。
5.用換一換、加一加的方法識字,如:車—連,口—向。對既要求認又要求寫的字,可采取認寫結合的方法識字。
6.注意指導學生區別前后鼻音,如“蛋、連”和“涼、定、捧、輕、仿、向”。
7.寫字指導。
本課寫字指導的重點是口字旁和 “走之”。“聽、唱”二字都是左右結構的字,都要寫得左窄右寬,左邊的“口”字要寫得小而高。“連、遠”二字都是半包圍結構的字,關鍵要指導學生寫好“走之”:(1)三筆寫成;(2)點不要和下面的橫連在一起;(3)橫折折撇要向左下方稍斜一點;(4)捺是平捺,不要寫得太斜。“向”字是半包圍結構中上包下的形式,要指導學生注意把里邊的“口”字寫得往上一些。“定、連、向”是既要認又要寫的字,可結合認字指導書寫。
(二)朗讀感悟
1.可讓學生通過觀察小鳥破殼而出的多媒體課件或圖片,了解小鳥是由鳥蛋孵出的,知道一個鳥蛋就是一個生命,就是一只小鳥,所以要愛護每一個鳥蛋。
2.學生自由讀,要求讀準、讀順。
3.教師范讀,學生注意體會教師朗讀時表達的情感。
4.教師再范讀,學生小聲跟讀,注意模仿教師的語音、語氣。
5.學生自由讀,一邊讀一邊想象每一小節所描述的情景,體會感嘆號所表達的語氣。
6.學生展示讀,可以讀全詩,也可以讀自己最喜歡的一小節或幾小節。注意運用不同的語氣,表達不同的感情。可先在小組里展示,選出小組優勝者在全班展示。
7.可通過朗讀和造句,理解“焦急”“仿佛”的意思。可換詞來理解“仿佛”就是“好像”的意思。
8.開火車讀詞語,比一比誰會讀,誰讀得好。
9.學生反復朗讀課文,體會詩歌的節奏美、音韻美、意境美,從而喜歡朗讀詩歌,愿意朗讀“語文園地三”里的詩歌,課外喜歡收集詩歌,朗讀詩歌。
10.說說這首詩講述的事,試著背誦這首詩,比比誰能背下來。
(三)實踐活動
1.“找朋友”。課后“我會讀”是讓學生體會詞序的變化。在學生讀完“我會讀”中的三組詞語后,可引導學生照樣子再說幾組詞語。還可以在幾張卡片上分別寫上:花兒、小草、柳枝、大海,紅紅的、綠綠的、軟軟的、藍藍的,把卡片分發給學生,讓擁有不同詞語的學生去找朋友,再讓兩個朋友變換左右順序。朋友是平等的,可以交換位置。學生在活動中了解這一類詞語的特點──詞序不同,但表達的意思大致相同,從而體會祖國語言的豐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