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的色彩》教學反思
《春雨的色彩》教學反思
【情境說明】
《春雨的色彩》這篇課文是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一年級下冊一篇童話。本課的教學目標之一是了解春天景物的特點,感受春雨給大地帶來的變化,喜愛春天這個季節。這也是本課教學重點。在授課時,學生比較順利地理解課文內容之一:春雨到底是什么顏色的?但有一個小朋友卻說了一個令人難以達到教學目標的答案:春雨是無色的。
【教學過程】
〖片斷一〗 立足文本,彰顯個性
……
師:同學們,燕子為什么說春雨是綠色的?用“因為……所以……”句式說說看。
生:因為春雨落到草地上,草就綠了。春雨淋在柳樹上,柳枝也綠了,所以春雨是綠色的。
……(用類似句方式說說春雨在麻雀眼中是紅色的,在小黃鶯眼中是黃色。)
正當同學們說得正歡時,我班黃澤昊小朋友舉手說:“老師,我認為小鳥們都說錯了,春雨的顏色是無色的。因為雨水是無色的。”一聽到這種回答,我心中咯噔一下,我該如何應對這種回答,說他對吧,似乎違背了這課教學目標之一──了解春天景物的特點,感受春雨給大地帶來的變化,喜愛春天這個季節。該學生單從雨水本身的特征來說,而未從橫向聯想春天的特征。說他錯吧,似乎不符合雨水本身是無色這個常理。怎樣把握這段教學?我想:新課程確指出:語文為個體的人所掌握,又顯示個性,具體靈性,是智慧之泉,是創造之源。這位小朋友的“叛逆”的回答不正是學生個性的彰顯。于是,我立刻肯定了學生科學的眼光,對大自然的知識了解很多,有自己獨特見解,至于春雨有沒有顏色的問題,我沒有給予正面回答。
〖片斷二〗 創設情境,自主探究
師:同學們,春雨在不同的眼中有各種色彩。春天在你心中是怎樣的?
生1:春天花紅了,草綠了,樹也綠,燕子飛回來了。
生2:冰雪融化,小鴨、大白鵝在水中游……
生3:百花齊放,百鳥爭鳴……(學生說了很多剛學描寫春天的詞語)
學生說著說著,我也隨機展示一幅幅春天風景畫。學生見了這些畫,說得更加來勁。張虎杰小朋友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大聲地說:“春天真美!”
師:能畫下來嗎?(學生中午回家畫)
下午,學生一見到我,就紛紛將畫好的畫給我看。學生畫中有青青的草、綠綠的樹、鮮艷花、飛翔的風箏。最讓我驚喜的是有個學生的畫中畫了春雨,一片綠綠的草地上有一朵朵鮮艷的花。我趁機引導。
師:春天這么美,春雨又下起來了,大地會怎樣?
生1:花兒更紅,小草更綠,像洗過一樣,還挺干凈的。
生2:我家附近廣場草坪上開了一種紫色的花。(這是畫中畫了一朵朵紫色花小朋友說的)
……
師:此時此刻,你眼中春雨是什么顏色?
生1:我認為是紫色的。
生2:我認為它是粉紅色的。因為春雨下了,桃花開了,它是粉紅色的。
生3:我認為春雨是綠色的。因為春雨下過后小草更綠了。
師:(總結)正是春雨的到來,大地生機勃勃、五顏六色。春天就像你畫中所畫那樣美。
【教學反思】 《春雨的色彩》這是一篇童話故事,文中小鳥們爭論這樣一個問題:“春雨到底是什么顏色的?”很多學生圍繞課本內容回答了這個問題。學生答案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讓學生感受春雨給大地帶來的變化,喜愛春天這個美好的季節。然而,一個“另類”答案……春雨是無色的,似乎不能讓人感受到春天的美好。面對學生這一回答,作為新課程的實施者我尊重了學生的個性,這一點真正體現了新課程發展學生個性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