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的色彩
1.對春雨本身的感悟
(1)春雨的形象可在朗讀第一自然段的過程中初步理解。
(2)春雨的色彩可在讀完課文后,利用課后的問題,引導學生感悟。
(3)“春雨到底是什么顏色的?”這個問題的答案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讓學生帶著這個問題感受課文中蘊含著的情趣,憑借課文展開想象,并發表自己的見解。在朗讀時,可著重理解和運用“到底”一詞。
個人思路:呵,前面設計導入問題時,起先想的是“到底”一詞,后來覺著這詞還有些口語化,不夠正式標準,于是想到“究竟”,感覺這詞更加順口標致些,既然這里說了,不妨授課的時候,同樣運用出來,二者可交替使用,為了潛移默化就行。
2.春雨給大地帶來的變化
(1)春雨讓大地變得五彩繽紛。除了引導學生帶著想象朗讀課文中小動物的話之外,可激發和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觀察,展開想象的翅膀,發表自己的獨特見解。
(2)春雨讓大地變生機勃勃。在春雨得滋潤下,動物、植物都充滿了生機。可通過看課文插圖和朗讀課文來體會。在朗讀時,可著重體會“落、灑”等表示動作的詞語的使用效果。
個人思路:這個變化很重要,讓我想起昨天學生們做的一張語文卷紙的短文題目,短文同樣是寫春天的,說春風媽媽親親小樹,小樹就換上綠色的新衣……題目要求用——線畫出春風媽媽親了誰?用~~~線畫出它的變化,而這個發生了什么變化就有幾個學生來詢問怎么解答,可見學生對短文的詞匯語句理解還欠缺,在這里要著重體會理解。同時積累一下詞匯:五彩繽紛、生機勃勃。
3.體會課文中蘊含的情趣
在朗讀過程中,引導學生體會小鳥們的天真、活潑、可愛;體會春雨的輕柔、歡快和神奇;體會大自然的美麗、神奇。課文最后一句話,耐人尋味。可引導學生說說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三)實踐活動
1.課前活動
通過觀察,思考春雨是什么顏色的。
2.課中活動
分角色朗讀。
四、教學設計舉例
(一)討論揭題,引入新課
1.你們見過春雨嗎?大家有沒有發現,春雨和夏天的雨有什么不同?(樣子、速度、聲音)板書:春雨。今天我們將學習關于春雨的童話故事。你們讀一讀,看看課文是怎樣描寫春雨的。
2.第一自然段的閱讀方法:在理解詞句的基礎上讀,通過讀加深對內容的理解。
(1)比喻:“春雨,像春姑娘紡出的線”——細(可拿出實物“線”讓學生看)
(2)理解:“輕輕地灑落在地上”與上面分句聯系——雨像線一樣細,所以灑落時很輕(疊詞“輕輕地”)
(3)春雨下得很小,你聽到的聲音“沙沙沙,沙沙沙……”讀時,應該又輕又小又慢。
在理解的基礎上讀:
(1)讓學生試讀“沙沙沙,沙沙沙……”(個人或分行讀)
(2)讓學生評議:讀得好不好?(老師再根據學生讀、說的基礎上指導)。
(3)引讀:
老師讀:從“春雨”至“灑落在地上”
學生接讀:“沙沙沙,沙沙沙……”(個人或全班接讀)。
個人思路:這種接讀的方式很好,可采用。
3.閱讀課后最后一段。方法可參考第1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