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字1》教學雜談
【江西省新余市新鋼二小 湯柳燕】
〖巧設識字情境,激發識字興趣〗
一年級教材大多圖文并茂,創設各種情境,使漢字與事物形象地聯系起來,讓兒童在喜聞樂見的情境中學習漢字。例如:漢語拼音教學中安排的識字教學就全部采用了詞語配圖的形式出現,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如“洗衣服”、“讀書”、“騎馬”等。當借助形象給學生留下生字的感知記憶后,便可去掉插圖,讓學生記憶注音和詞語;然后可把拼音去掉,讓學生認識單個詞語,最后把詞語拆開,讓學生認讀單個生字。學生一看到生字就聯想到了相應的圖畫,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識字興趣。為此,我們應充分發揮教材中插圖的作用,使識字教學形象化。
當學生熟悉了這種情境教學法時,便可引導學生用簡筆畫的形式自設情境。例如,在教學第二冊《識字1》時,就可先引導幾個學生到黑板上集體畫出春天的美景:有五顏六色的鮮花,活潑飛翔的小鳥,潺潺流動的泉水……使學生仿佛置身于春意盎然的美景當中。這時,再出現文中的詞語,就不僅讓學生很快識記了生字,而且理解了詞義。另外,還可讓學生運用想象,給生字配上“身體動畫”來創設情境。如在教學動詞“跑、跳、摘……”時,就讓學生邊做動作邊記生字,讓一個個靜止的生字都活起來,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
【廣東省蓬江區杜阮鎮瑤蘆小學 劉斯嵐】
人教版第二冊《識字1》是關于春天的由成語組成的韻語,教材一開始,就用詩一樣的語言,引導學生進入春天的畫卷,“春天來了,快讓我們一起走進美麗的春天吧!”這樣孩子會入情入境,這時教師可以提議:“我們把課堂從教室搬到大草坪吧!”學生積極性頓時高漲,群情激昂,興致勃勃地投入到大自然的懷抱,很快就會融入到多彩的春天。此時,春天成為“主旋律”,“春回大地、萬物復蘇”、“百花齊放、百鳥爭鳴”……這些四字詞語的理解就變得輕而易舉了。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中獲得了樂趣,得到了發展,獲得了美感,這更能充分體現新課程“小課堂,大社會”、“一切為了孩子的發展”的教育理念。
【浙江省蕭山市石巖九年制學校 羅國華 戴建飛】
〖暢想在春天里放飛──低段語文開放性教學的實踐〗
課前開放,作好鋪墊:
我在教學《識字1》時,學的是八個四字詞語,如“春回大地、萬物復蘇、柳綠花紅……”寫的是有關春天的典型事物或現象,構成的是一幅春景圖。在進行教學時,我先帶學生到校園里去觀察有關春天的景色,找一找春天在哪里。學生們通過自己的觀察,發現;校園里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了,柳樹已長出了嫩芽,桃花已有了花苞,還感覺到天氣不冷了,風兒吹來爽爽的……學生有了這些真實體會后,理解課文中的詞語就一點兒不難了。
課前開放,讓學生由課堂走向生活的教學實踐,使孩子換個角度學習,從身邊的日常生活入手去發現語文,感受語文,運用語文。解開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束縛,走語文教學課內外相結合的道路,為學生創設在課外、校外學習語文的多種機會。
課后開放,拓展教學內容,深化教學效果:
我在教學了《識字1》后,布置了一個家庭作業:和爸爸媽媽一起搜集有關描寫春天的詞語。第二天交上來的作業就寫著:“桃紅柳綠、百花盛開、春風拂面、春暖花開、春色滿園……”我當時欣喜不已,把這些詞語寫在黑板上,一起讀,挑簡單的寫八個,讀讀背背,學生讀著自己搜集的詞語,勁頭特別高,興趣特別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