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兔運南瓜》教學設計8
【設計意圖】營造寬松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參與交流的欲望;創設口語交際的情境,使學生進一步掌握與人交際的技巧,同時激活學生的創新思維;在小組合作中訓練有條理地發表自己的見解。
【教學要求】
1、學生能積極參與討論,能把自己想到的辦法說清楚,并能對別人說的辦法進行評論。
2、動腦筋想出小兔運大南瓜回家的辦法,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創新意識。
【教學重點】
說出小兔運南瓜的辦法,知道什么辦法好,好在哪里。
【教學準備】
圖片:小兔、大南瓜;cai課件;頭飾:兔媽媽、小兔。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
1、講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森林里有一座漂亮的蘑菇房子,那就是小兔的家。里面住著兔媽媽和小兔子。春天的時候,兔媽媽帶著小兔在一塊空地上種下了南瓜。到了秋天,果實成熟了,兔媽媽想做南瓜餅給小兔吃,就讓小兔去地里摘南瓜。(貼圖:小兔)小兔知道了高興極了就蹦蹦跳跳地去了,來到南瓜地里一看,哇,高興地跳了起來。(貼圖:大南瓜。)
抓住低年級學生愛聽故事的特點,創設情境以故事引入,使學生融入故事情節當中,喚起學習的欲望。
2、師提問:你們瞧,這是一個怎樣的大南瓜,這時小兔最想說些什么呢?(課件出示課文插圖一,引導學生用“又___又___”的句式形容南瓜。)
利用夸張的南瓜圖,引導學生從南瓜的特點(顏色、形狀、大小、重量)觀察,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3、分組交流,小兔看著這個又大又重的大南瓜,著急得會說些什么或者會做些什么動作?大家一起說一說,演一演,推選組內講得最生動的人來匯報。(貼圖一)引導學生從小兔的表情切入,體會小兔著急的心情,由此引出問題的所在“如何把南瓜運回家?”
教師細致地捕捉到組內的“閃光點”,給予巧妙的影響,讓能說會道的學生暢所欲言,讓躍躍欲試的學生有機會表達。
二、創設情境,交流小兔運南瓜的辦法
1、(出示圖三)聰明的小兔終于把南瓜運回家了,看,兔媽媽眼睛瞪得大大的,這時媽媽會說什么?小兔又會說什么呢?同桌分角色說。
(引導學生從小兔和兔媽媽的神情、動作進行大膽的想象。)
2、自找伙伴演一演:
(引導學生評一評小兔和兔媽媽對話的過程。可以評語言表達,也可以評神態、動作,說說他倆的表演哪些方面值得你學習或需要改進的地方。)
“自找伙伴”體現出教師一方面點燃學生表演的熱情和欲望,另一方面給予學生自主的發展空間,積極思考,激發學生思維,為學生的表演作鋪墊,促進學生互動。使學生對良好的語言態度和語言習慣有了一個比較深刻的認識。
3、小組討論:
究竟小兔用什么方法把南瓜運回家呢?我們開動腦筋,大膽想象,看誰想出的辦法最合理。要求小組內每人講一種方法,并且要表達清楚。
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展開豐富的想像,掀起了教學的高潮,以此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4、匯報,師:現在老師就是兔媽媽(老師戴上兔媽媽頭飾),小朋友是聰明的小兔(示小兔頭飾),小兔已經把南瓜順利地運回了家。誰先來告訴媽媽你是怎么運回南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