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兔運南瓜》教學設計7
【教材分析】《小兔運南瓜》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一年級上冊第六單元口語交際訓練的內容。本次訓練的內容安排了三幅畫。第一幅圖是小兔子正在動腦筋想辦法,怎樣把南瓜運回家,第二幅圖空缺留給學生想象的空間,第三幅圖是小兔把南瓜運回家,媽媽正在問它:“你是怎樣運回家的?”
【學生分析】
一年級學生活潑可愛,說話、做事、看問題天真單純。他們樂于表達,形象思維能力較強,想象力豐富,好表現,情緒易于調動。因此教師將這節口語交際內容安排于一個又一個情境之中,讓學生在輕松、有趣的情境中去傾聽、表達與交流。
【設計理念】
學生是教育教學的主體,情境教學正是依據兒童的心理特征、認識規律,從生動、直觀的形象思維入手,創設情境作為教學過程的啟動契機,讓學生多角度來思考問題,從而帶動語言的訓練,促進語言的發展和審美情趣的培養。因此,本課將從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開始。在交流中,教師要及時引導點撥,充分讓學生動起來,讓學生在互動中規范語言,豐富想象,發展思維,要注意規范學生的口頭語言。
【教學目標】
1、動腦筋想出小兔運南瓜回家的方法,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創新意識。
2、能積極參與討論,把自己想到的辦法說清楚,并能對別人說的方法進行評論。
3、表述過程中,通過多方評價,規范口頭語言,培養良好的聽話和說話能力。
【教學重點】
說出小兔運南瓜的辦法。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小兔、兔媽媽頭飾;南瓜模型。
【教學流程】
一、情境導入,激發交際興趣
老師知道同學們最愛聽故事了,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故事,想聽嗎?一天兔媽媽正要做飯,她發現菜快要吃完了,就叫小兔到地里去找些吃的。小兔子高興地出門了,一會兒,他就來到南瓜地里。呀!小兔眼睛一亮,停住了腳步。想知道小兔到底看到了什么嗎?
根據學生心理特點,創設情境,為后面的交際做鋪墊。
1、請同學們看圖:
(出示課件1)小兔子看到了什么?小兔子在干什么?
2、這節課我們進行口語交際《小兔運南瓜》,出示課題,齊讀課題。
二、了解結果,激發探究欲望
請小朋友想一想,小兔能把南瓜運回家嗎?看圖(課件2)你看到了什么?不只兔媽媽感到奇怪,老師也感到奇怪,小兔是怎樣把南瓜運回家的呢?你們能替老師解決這個問題嗎?
三、想象過程,具體表達
1、現在就請小朋友開動腦筋,大膽想象。你就是小兔子,你看到大南瓜是怎么想的?用什么辦法把南瓜運回家呢?
目的之一是創設“說”的情境及話題。目的之二是讓學生大膽想象,身入其境。
⑴ 學生獨立思考。
⑵ 小組內交流:
提出具體要求:把你的方法說給小組內同學聽,在說的時候,其他同學要認真聽,最后小組內推選一名同學把你們的方法匯報給全班同學聽。
⑶ 全班匯報交流:
老師根據學生的匯報隨機出示小兔運南瓜的方法。
四、小小辯論會,訓練學生的應對能力
1、過渡:
小朋友們替小兔子想的方法真多,你們真是聰明的孩子。那你認為小兔子用什么方法運南瓜好呢?為什么呢?同位兩人交流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