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去吧》說課稿
一、說教材
《自己去吧》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這是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小鴨、小鷹在媽媽的鼓勵下,通過自己的努力,分別學會了游泳和飛翔。在這篇淺顯易懂的課文中滲透著一個樸實而深刻的道理:不要事事依賴他人,只要相信自己,勇敢地去實踐、去鍛煉,就能學到本領。
根據課文及本學段的特點,我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4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了解課文內容,懂得從小就要樹立自立的思想,能做的事不依賴父母,自己學會生活的本領。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識字寫字和朗讀訓練。
教學難點是從讀中領悟小鴨和小鷹的媽媽為什么要它們的孩子自己去學會生活的本領,從而對學生滲透自強自立的良好思想。
二、說教法
1、以學生為主體。
現在我們非常提倡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所以在上課中我總是將盡可能實施這一教學思想,不斷地根據學生在課堂上反映出的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進行適時的調整,達到為學生的學服務的根本目的。
2、以讀為本。
在讀中學習課文,感悟課文,這也是實現學生與文本對話的唯一途徑。在教學中讓學生充分讀課文,注意朗讀安排的層次性,力求做到每次讀課文都有明確的目的。通過學生互讀、評讀、跟讀、表演讀等形式組織教學。
3、注重語言文字的訓練。
如何將語言文字的訓練與學習課文相融合,使其不枯燥,做到有的放矢,這是我們漢語教學的一個難點。在備課中我發現課文中的兩個自然段的結構十分相似,所以我安排了一個仿照課文說話的訓練。在之前的教學中我通過一系列的讀不斷鞏固學生對這一段文字的了解,提高熟練度。并在最后以填空的形式出示每段中反復的部分,幫助學生完成說話。
三、說學法
1、游戲法。根據一年級學生的特點,我盡可能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通過搶答、擂臺賽、表演等富有趣味的活動讓學生在高漲的熱情中快樂地學習,掌握知識。
2、合作學習法。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我安排了幾次合作學習,如討論識記字形,互讀課文、表演等。這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協作能力,并形成互幫互學的良好學風。
3、角色換位法。在學習課文時,我會引導學生假設自己就是課文中的某一動物,你會怎么想。通過這樣的引導很有利于學生體會人物的心理,突破難點,真正實現人本對話。
四、 說教學過程
本課的教學我決定用兩個課時來完成,在第一課時主要是進行生字的教學,并做到讀通課文。第二課時要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尤其是讀好對話,并為下一步的語言訓練做好準備。同時滲透思想品德的教育。
附教案: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初步感知課文。
1、出示小鴨和老鷹的圖片讓學生說說認識他們嗎,并講講自己對他們的了解。(直接了當地導入較節省時間,簡述兩種動物的特點將為理解媽媽的做法埋下伏筆。)
2、你們愿意聽聽他們的故事嗎?教師范讀課文,學生聽讀。
(用教師的語言、動作和表情來感染學生,將學生帶入課文中。)
二、自主識字
1、自己借助漢語拼音讀讀課文,然后讀給你的同桌聽。
2、 圈出生字,和每個生字寶寶打三聲招呼。
3、 開火車帶拼音讀生字。對于平翹舌,前后鼻音要做重點指導。
4、 如果生字媽媽的拼音帽子脫掉了,你們有什么好辦法能認出他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