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多想去看看》教學設計(第一課時)
教學理念:識字是為了更好地朗讀,在這課教學中,我采用多種手段引導學生去學會課文中的生字,目的是為了后面指導學生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而打下鋪墊的.
學習目標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4個字,認識2個偏旁"心","方".
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激發熱愛北京,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學習重點
識字,寫字和朗讀背誦.
學習難點
讀好詩歌中的長句:"廣場上升旗儀式非常壯觀."感悟北京的美麗壯觀.
課前準備
生字卡,與北京有關的課件資料及風景圖片.
教法學法
1,運用多種方法識記生字,如: 拆字記憶"想"字,猜字謎記憶"告"字等等.
2,通過觀看與北京有關的資料圖片,談談自己的感受.
3,在反復朗讀中體會詩中"我"對北京的向往之情.
教學設計
一,看圖揭題
播放與北京有關的圖片資料,學生觀看后提問:"看到這個場面你有什么想說的
學生自由發言,引出課題——我多想去看看,指名讀課題.
二,初讀感知
1,播放多媒體課件朗讀課文,學生認真聽.
2,提問:"剛才你們誰聽清楚了詩歌中媽媽告訴"我"什么 "我"又說了些什么 (學生自由發言)
3,同桌對讀,一個當"媽媽"一個當"我",老師巡視指導.
4,檢查朗讀:師生對讀,男女對讀,小組比賽讀,全班齊讀.
三,再讀識字
1,學生自讀課文,并用筆把文中的生字圈出來多讀幾遍.(師巡視指導)
2,以四人小組為單位學習生字,并談談識字方法.
3,全班交流識字情況:
請個別發音準的學生上臺領讀生字.
游戲識字:課件出示課文生字,個別組進行開火車認讀,比一比哪一組開得好.
指名說說識字方法,如可以用減一減的方法記住京(驚—京);用比較的方法記住北,走,升(比—北,足—走,開—升);用猜字謎的方法記住"告"(一口咬掉牛尾巴);借助"想"字認識"心"字底,,,,,,隨機指導寫好"廣"和"升".
練讀詞語(課件播放詞語游戲圖進行比賽讀,同學挑戰讀,全班讀.)
四,深讀感悟
1,同桌互相練讀并正音,要求讀準字音,把句子讀流利.
2,小組比賽讀,全班分角色朗讀,引導學生讀出對北京向往的心情.(利用課件分節進行指導)
3,隨課件的播放引導讀好長句:"廣場上/升旗儀式/非常壯觀"強調讀時要注意語氣停頓的地方領悟出"壯觀"的意思.
4,學生自讀質疑:"我們離北京有多遠 "(師隨課件播放讓學生知道北京在地圖上的地理位置和距離我們城市的距離等一些問題.)
五,拓展延伸
1,朗讀課文104頁中"我會讀"的三個句子.(課件播放)
2,用"愛"說一句話.
——愛——
3,欣賞歌曲《我愛北京天安門》,激發學生想去北京看看的愿望.
4,布置學生收集一些有關北京風景的圖片資料.
板書設計
天安門廣場
北京 升旗儀式
(非常壯觀)
媽媽告訴我
山村 我想去看
課后反思:
低年級的語文教學是以識字和寫字為主,我在備這課時也考慮到了這點,所以在教學中,我充分利用做游戲,摘果子,開火車等方法引導學生先把課文的生字學會,在學生充分學習了生字的基礎上再引導學生慢慢去朗讀和感悟課文內容.只是在上完之后我感覺后面朗讀部分沒有充分地開展好,這也許是我操之過急造成的,因為我高估了學生的接受能力,以為隨便讀上幾次課文,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就可以達到目的了.其實不然,在學生還沒有完全把課文讀熟的情況下,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也只是表面上的,更不用說讀出感情來了.所以通過這節課,讓我真正的認識到了,低年級的語文教學一定要在充分識字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先把課文讀通順,再讀流利,最后才進行比較深層的學習理解,只有這樣一步一個腳印,才能走得踏實,只有循序漸進,才能達到教學的目的,要不,就會收不到預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