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語交際·我會拼圖》教學設計1
【教學內容】人教版新編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一冊第四組的口語交際《我會拼圖》。
【教材分析】
《我會拼圖》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一冊第四組的口語交際訓練內容。本課有一幅圖。圖上有一位小朋友在用圓紙片拼圖。桌上有三張長方形的彩紙、九張大大小小的圓形紙片、兩張半圓形的紙片,還有膠水等拼圖用具。這位小朋友拿著剪刀在剪紙片,一只可愛的小花貓正好奇地望著他。圖中展示了這位小朋友的三件拼圖作品:大熊貓、小兔子和小豬頭。它們都是用圓形和半圓形紙片拼成的,可以供學生模仿,也可以啟發學生想象和創作。本課是讓學生在課堂這一特定的環境下觀察、想象、動手操作,進行口語交際訓練。圖下是讓學生口語交際時重點討論的問題,一是請同學回答,自己用圓紙片拼成了什么,并說說是怎樣拼成的;二是評一評誰拼得好,誰說得好。
【教學對象分析】
本班學生在入學之前已經具有初步的聽說能力。經過一個多月的口語訓練,他們的口語交際能力又有了一些提高。但由于長期受地區、家庭等語言環境因素的影響,同時也沒有經過系統的語言訓練,學生未能形成流暢的語言思維,表達往往不規范、不完整、不明確。所以,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聽說態度和語言習慣是教學的關鍵。本節課,我注意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努力創設口語交際的場景和情境,利用師生、生生間的合作互動,讓他們在拼中樂說,拼中能說,拼中善說,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設計思路】
由于這是剛入學的學生,本人就依據低年級兒童年齡的特點、心理的特點和認識事物的特點,選擇了生動活潑的教法和靈活多變的學法。首先,以魔術形式吸引學生學習拼圖的興趣;再指導學生有序地觀察畫面、說出圖意,并通過演示,鼓勵學生模仿、想象、創作;然后在學生先動手后動口(或邊動手邊動口)的基礎上進行口語交際訓練,并不斷加強師生、生生的互動,擴展交際內容,鼓勵創新;最后,讓學生大膽展示,并在展示過程中質疑、提問,逐步提高表達的能力與自信心。從而讓學生在看看,學學,做做,說說,練練中打好口語交際基礎,發展兒童語言,培養創新意識。
【教學目標】
1、培養良好的觀察習慣,做到有順序地觀察事物;
2、教給拼圖方法,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及創新意識;
3、能用一句話說出自己用圓紙片拼成了什么,用幾句話說清是怎樣拼的,說話時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
4、創造各種條件在“雙向互動”的語言實踐環境中,進行口語交際訓練。
【教學重點】
1、交流拼圖方法,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及創新意識;
2、能用幾句話說出自己用圓紙片拼成了什么,是怎樣拼的。
【教學難點】
1、說清拼圖是怎樣拼的;
2、逐步培養良好的聽說態度和語言習慣。
【教具、學具】
教學掛圖、拼圖材料(底板紙、紙片、彩筆、剪刀、膠水等)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變魔術”導入:老師取出一大一小的兩張圓紙片、兩張半圓形紙片、 兩張黑色小圓紙片,然后說聲:“變!”(這時老師快速把紙片張貼到黑板上)紙片立即被拼成了小豬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