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字二·日月明》第一課時教學設計3
一、復習拼音和熟字1、復習聲母、韻母和音節:
ie iu an in—ing
en—eng c—ch z—zh
mie xiu xian lin
ming chen cong
2、復習漢字:
月 人 土 小 田 大
魚 木 羊 火 日 目
這12個字里面有兩個字都讀“mù”,它們有什么不一樣呢?
3、小結:你們剛上學,在這么短的時間內不僅學會了漢語拼音,還認識了這么多的漢字,真了不起!一會兒在學習中可別忘了這些老朋友啊!
二、導入新課
1、學習“明”字。你們知道嗎,在這12個字里面有的字合起來還能組成新字呢!
點擊課件(“日”、“月”變“明”)。認識嗚?快拼一拼。有了漢語拼音的幫助,我們就知道這個字是不是讀對了。
用我們學過的“日”和“月”就組成了這個新的字──“明”。
(板書題目)
2、小結:像這樣組成的字還有很多呢,就在識字(二)的第4課。我們一起讀讀課題。
三、初讀課文
1、自由讀,這是一首兒歌:
在讀的時候,遇到不認識的字怎么辦呀?
2、教師范讀:兒歌中有的字音不好讀,請你們眼睛看著書,認真聽老師讀。
3、學生練讀。請你們再讀一讀,爭取把字音都讀準:
老師和你們一起來讀,好嗎?(師生齊讀)
4、指名分小節讀,正音。會讀兒歌的前兩行嗎?(讀完后,分別拿出“明”、“鮮”、“塵”、“尖”四個生字卡片正音。)
我們一起來讀這兩行。(齊讀)
請一個同學讀中間兩行。
(讀完一小結后,分別拿出“滅”、“男”、“羞”、“看”四個生字卡片正音。)
我們一起來讀中間這兩行。(齊讀)
誰能接著讀最后兩行?(讀完一小結后,分別拿出“林”、“森”、“從”、“眾”四個生字卡片正音。)
我們一起來讀最后兩行。(齊讀)
5、咱們再把這首兒歌完整地讀一讀。(齊讀,指名讀)
四、指導書寫“手”和“力”
1、指導書寫“手”字:
⑴ 認識“手”。(出示卡片:手)
① 你們伸出雙手,姿勢真美,這個字就讀“手”。這是我們今天要寫的字。
② “手”字是怎么來的呢?我國古代的人很聰明,他們根據手的樣子創造了“手”字。(點擊課件──“手”字的演變)
③ “手”字怎么寫呢?(點擊課件──手的筆順)
我們已經學過“豎鉤”這個筆畫,就在“了”字里,是第二筆。今天,豎鉤又來到了“手”字里,是第四筆。伸出你的小手,我們一起寫寫。
⑵ 指導書寫。
① 觀察字形。“手”字有兩筆橫,你發現它們有什么不同?
② 教師范寫。“手”字要寫在田字格的中間,撇短,長橫之間的距離是一樣的。)
⑶ 學生描寫。請把“手”字描兩遍,寫一遍。(隨時提醒學生寫字姿勢)
2、學習書寫“看”字。
⑴ “手”字和誰組成了新字呢?(齊讀句子)
⑵ 出示卡片“看”。
我們的祖先很聰明,他們發現把手放在眼睛上面,能遮住強烈的光,這樣可以看得更清楚、更遠。(師做動作)于是他們就把“手”和“目”合起來組成一個新的字──“看”。這里的“手”字,還發生了變化,你發現了嗎?(學生只觀察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