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字二·日月明》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1、認識13個生字,會寫3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初步了解會意字的構字特點,激發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點難點】
識字、寫字。
【課前準備】
師生每人一套構成本課會意字獨體字的卡片。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目標】
初步學會用會意字的構字特點進行識字。認識13個生字。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你們還記得《陽光》這篇課文嗎,太陽光芒四射,灑遍了大地,所以日的意思是──(學生回答),月呢?日和月合在一起就組成了一個新字──明。
二、學習“明”字
1、學生拼讀,注意讀準后鼻音。
2、猜一猜“明”是什么意思,用明字組詞。
三、學習“鮮、塵、尖”
1、出示“鮮、塵、尖”,學生認讀。
2、認讀這三個字,學生自由說發現了什么,并把這個秘密告訴大家。(如:三個字都是前鼻音,魚和羊的味道很美,合在一起味道更先鮮美了。)
學生自讀
指學生認讀,評議
3、用這三個字擴詞,小組進行競賽、交流、評議。
4、自讀課文第一節。
四、舉一反三,自學其他小節中的生字
1、小組合作學習(先學生自學,然后由小組長進行循環認讀、交流)
2、各小組匯報,交流學習情況。(重點理解“森、眾的意思)
五、讀課文,鞏固認字
1、集體讀課文,要求讀得流暢。
2、游戲:找朋友(配樂)(學生各自拿出準備好的獨體字卡片進行組合,由教師或指名學生念生字,看誰找得快)
3、檢查認讀情況。
六、擴展練習
用下面的字組詞,再說一句話。
森 眾 鮮 力 從 明
【教學目標】
會寫“力”、“手”、“水”、三個生字。正確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認識了13個生字,這節課我們不但要把課文讀好,還要把字寫好,有信心嗎?
二、熟讀課文
1、指學生讀課文,評議。
2、同桌用對口令的方式讀一讀。
3、教師示范讀,強調韻尾,學生仿讀,看誰讀得好。
4、齊讀,邊拍手邊讀。
5、自己試著背一背。
三、完成課后“我會讀”
1、自讀,匯報,交流。
2、認讀新詞,并在生字下面打上點。
3、擴展,你能用帶點的字組詞或說一句話嗎?
四、指導書寫
1、出示“力 手 水”三個字,學生觀察一下,怎么樣才能把這三個字寫好。
2、學寫“力”字。
學生描紅(了解“力”的筆畫、筆順,以及在田字格中的
位置)。
指學生說說“力”的第一筆與“目”的橫折的不同之處。
教師示范寫。
3、學寫“水”字。
生說說壓線筆及左邊的橫撇的位置。
學生書寫,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4、學生觀察,寫好水字。
5、小組選好的作業,進行展評。
五、讀讀想想
漢字的結構很有意思,很多漢字都是由不同的字組合在一起,表示另一個意思。出示“歪、晃、品、晶”四個字,學生認讀。
1、指學生說說意思,組詞。
2、讀讀“歪歪扭扭、晃眼睛、品茶、亮晶晶”這幾個詞語。
3、把這四個字仿照課文編一篇韻文,小組進行合作。
4、交流。如:
不正不正,歪歪斜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