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字二·比一比》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1、認識12個生字,會寫4個字。認識1種筆畫“豎鉤”和1個偏旁“提土旁”。
2、知道“多──少”、“大──小”兩對意思相反的詞語,了解量詞“群、顆、堆”的意思,學習正確使用量詞。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和1個偏旁“提土旁”。
2、會寫“小、少”,認識新筆畫“豎鉤”。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看圖學詞
1、今天,老師要帶小朋友到一個美麗的農家小院去做客。(出示農家小院情境圖)
你們瞧,院子里有哪些東西呀?(隨機出示帶拼音詞卡)
2、誰能當小導游帶領大家認識院子里的東西名稱?(相機正音)
3、同桌互讀、開火車讀、全班讀
4、去掉拼音讀寫有名稱的詞卡。
全班讀,男女比賽讀。
5、學生將寫有名稱的詞卡貼在相應的動物或植物旁邊,再讀一讀。
二、朗讀韻文
1、讀通韻文
自己想辦法讀通韻文。
同桌檢查讀(同桌讀得好,表揚他,讀不好,幫助他)
指名分節讀(相機正音,“子”的輕聲,“一”的變調)
交流讀韻文后的發現。
(相機指出“大—小”“多—少”是一對意思相反的詞。)
2、指導書寫 “小、少”
出示“小、少”,讓學生說說這兩個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認識新筆畫──“豎鉤”。
師范寫“小” “少”(筆順演示:先中間后兩邊),學生書空。
學生先描紅,再試寫“小”、“少”。
書寫展示、評議。
3、讀好韻文
自由練讀韻文,要求把這段韻文讀得很好聽。
指名讀,師生評點。(節奏感)
要求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練讀韻文。
朗讀展示(如拍手讀、配上動作讀、對讀等等)
三、鞏固識字
1、小朋友,我們一遍遍地讀課文,不知不覺地認識了這些生字寶寶(出示生字)
自由讀──給生字點名──齊讀。
2、學生自主選擇生字識記
(相機指出:①“杏、桃、蘋果”都是植物,所以有木字旁或草字旁;②認識新偏旁“提土旁”,結合“堆”的詞義,理解為什么“堆”有提土旁。)
3、想想你還在什么地方見過這些生字寶寶?(鼓勵學生在生活中識字。)
第二課時【教學目標】
1、會寫“牛、羊”2個生字。
2、理解量詞“群、顆、堆”的意思,結合生活經驗使用一些量詞并能仿編韻文。
【課前準備】
課件、學生帶有關實物。
【教學流程】
一、復現生字
小朋友,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比一比》的生字,你們還記得嗎?(出示課件)
1、同桌認讀生字,并給生字找朋友。
2、齊讀生字。
二、朗讀感悟,理解韻文
1、這篇課文有幾句話?標上序號,指名分句讀韻文。
2、想一想每一句話寫什么?
(第一、三句比大小,第二、四句比多少。)
3、理解第2、4句
⑴ 指名讀第2、4句
⑵ 看圖,比較 “一群鴨子”和“一只小鳥”,“一堆杏子”和“一個桃”。
說一說:( )比( )多,( )比( )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