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字二·比一比》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1、認識12個生字,會寫“生、羊、小、少”4個字。認識1個筆畫和一個偏旁。
2、掌握“多—少”“大—小”兩組反義詞。理解量詞“群、顆、堆”的意思,能正確使用量詞。
3、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激發對生活的熱愛。
【教學重難點】
識字和寫字,學習正確使用量詞,了解量詞“群、顆、堆”的意思。
【教學準備】
詞卡和圖片。
【教學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教學目標】
看圖識字,記憶生字;學習韻文,認識量詞;指導書寫。
【教學過程】
一、看圖識詞
看圖提問:這是什么地方?(一個農家小院)里面有哪些動物植物?
詞卡與實物對應。
1、學生將帶拼音的詞卡貼在相應的動物和植物旁邊。
2、當小老師帶領大家讀準這些音節、詞語。
認讀帶拼音的詞語。
先請個別學生認讀,在全班跟讀,最后開火車讀。(蘋果的“蘋”、杏子的“杏”、黃牛的“黃”是后鼻音;“少”是多音字)
開展男女生對抗賽,比一比哪一隊又快又準。
二、學習韻文
1、自己讀韻文。
2、小組合作學習:交流朗讀成果;交流讀韻文后的發現。(有四句話,兩句比大小,兩句比多少。)
3、比一比,認識量詞。
圖上的杏子和桃子有多少?(一堆杏子、一個桃)
杏子可以一堆一堆數,還可以怎樣數?桃子呢?(個、箱、筐……)
圖上其他動物或植物到底有多少,哪個小朋友能準確介紹一下?
提出疑問,是不是這些東西就只能使用一種量詞,還有別的嗎?
三、記憶生字
有自己適合的方法記憶。
選擇生字進行組詞、說句的練習。
四、指導書寫和作業
課件演示 “牛、羊”的筆順,說說要注意什么?試寫一個。
出示“小”、“少”,認識新筆畫“亅”,跟老師一起書空,觀察該字練寫。
每個生字練習三個。
第二課時【教學目標】
理解量詞“群、顆、堆”的意思并能正確運用。根據課文創編兒歌。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看圖說說動植物的數量、名稱。
二、擴展延伸
1、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引導準確使用量詞“群、顆、堆”。
數棗用顆,數哪些東西也用顆?你發現這些東西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東西都比較小)
數鴨子用群,數哪些東西也用群?你發現這些東西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數量多,聚在一起)
數杏子用堆,數哪些東西也用堆?你發現這些東西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數量多,緊緊地疊在一起)
2、老師出示物品,學生說一說。
一朵花 一本書 一件衣服 一雙鞋 一把扇子 一輛汽車 一塊西瓜 一個杯子 一雙手 一臺電視機 一孵化 一座房子 一臺電腦 一雙筷子 一張桌子
一座橋 一列火車 一架飛機 一排椅子 一篇文章 一本書 一杯水 一紙幣 一份報紙 一扇窗戶 一棵樹 一把尖刀 一個書包 一條繩子 一串香蕉
3、根據課文創編兒歌(課件幫助)
三、作業
用量詞說說家庭用品。
【板書】
大──小 多──少
一頭黃牛 一只貓 一群鴨子 一只鳥
一個蘋果 一顆棗 一堆杏子 一個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