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船
教學目的:
1、用聽、看、想、畫、律動表演等方法,學會歌曲《小小的船》。
2、學會用舒展、輕盈的聲音演唱歌曲。
3、通過學唱歌曲啟發學生豐富的想像力和求知欲。
教學重點:
1、用舒展、輕盈的聲音演唱歌曲,感受四三拍的韻律感。
2、根據歌曲意境展開想像。
教學難點:第三樂句一字多音處,感受四三拍節拍特點。
教學用具:鋼琴、cai課件、打擊樂器、錄音機。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學生在《閃爍的小星》音樂聲中走進教室。
2、聽音樂《閃爍的小星》自由做律動。(出示課件:藍色的夜空有許多星星,其中有兩顆大星星隨拍子節拍在閃動。)
二、新歌教學
1、配樂故事導入新課
師:“一閃一閃亮晶晶,好像許多小眼睛……”晴朗的夜空中,那一輪彎彎的明月和無數閃閃的星星,引起了一個小孩兒的好奇心,下面請同學們聽老師講一個故事《數星星的孩子》
出示課件:;配樂,反復播放《小小的船》伴奏音樂。
畫面:一位身著古裝的小孩坐在竹椅上,望著天空數星星。
2、錄音范唱
師:古時候人們已經對宇宙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現在的小朋友更是做了他們想都不敢想的事――遨游太空,到月亮上去游玩,請聽歌曲《小小的船》(出示課件歌單)
(1)引導學生閉目聆聽歌曲,體會歌曲意境。
(2)再次聆聽一遍,學生自由地隨音樂節拍輕輕晃動。
(3)師:誰能說一說你在歌曲中都聽到了什么?
3、學歌詞
(1)教師按節奏有表情地朗讀歌詞。(出示歌詞及伴奏音樂)
(2)生隨課件上的節奏提示有感情地朗讀歌詞。
4、學唱歌曲
(1)聽音樂哼唱(出示歌詞及伴奏音樂)
(2)讓學生找出第一、二樂句、第二、四樂句有什么不同?(課件上用紅筆標出來)
(3)解決難點:彈奏第三樂句。師強調一字多音處應唱得連貫、圓滑。學生哼唱。
(4)跟琴學唱歌曲。
5、歌曲處理
課件展示:明月當空的夜景。
(1)師:在藍藍的天空中,有一輪彎彎的月亮,還有數不清的星星在眨著眼睛,有一個小女孩躺在彎彎的月亮上,自由自在地蕩漾在一望無際的云海中。這樣的景色給你什么樣的感覺?
(2)師:這首歌和前面唱到的《閃爍的小星》感覺一樣嗎?
(3)師:這首歌用什么樣的聲音唱更好聽?
(4)師:用什么樣的打擊樂器更適合歌曲情緒?
(5)師生合作表演。
在教師鋼琴、部分學生打擊樂伴奏下,師生聲情并茂地演唱歌曲。
三、即興創作
1、啟發想像,畫簡筆畫。
師:同學們都有到月亮上去游玩的愿望,歌詞中的“我”坐在彎彎的月亮上,自由自在地在星海中蕩漾。假如你們到了月亮上,會怎樣玩呢?用筆畫一畫。
2、展示想像畫(實物投影)
在月亮上蕩秋千;把月亮當木馬騎;坐在月亮上唱歌……
3、新詞唱歌。
師:同學們能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填進歌曲里,唱一唱?
在鋼琴的伴奏下加進歌詞演唱。
4、律動表演。
師:我們已經會講、會唱這首好聽的歌了,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表演吧。
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自己動腦筋創編動作。
全體學生“精彩五分鐘”表演。
四、課堂小結
后記:、教師語言組織較好,能較好地把握課堂,整個課堂教學富有藝術性,課堂設計人性化。教學以故事開頭,設計富有童趣,切合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有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和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能將其他學科(美術)融入音樂教學,符合新的《音樂課程標準》,整堂課教師始終關注著學生的學習與掌握情況,能正確把握教學的重點與難點,還不時地啟發學生豐富的想象力與求知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