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趣先導 朗讀為本—《靜夜思》教學設計
[設計概說]:識字教學是重頭戲,識字教學時,采取多種方式,激發興趣,組織游戲,引領學生在快樂中自主識字。
學古詩,讀更是重中之重,以讀為本,有層次的朗讀,貫穿教學始終,以讀為武器,突破重點,化解難點,“說、想、議、思、演”融入其中,讓課堂情思綿綿,書聲瑯瑯,精彩連連!
[教學內容]:識字,學古詩
[教學目標]:1、認識10個生字,會寫4個漢字,認識1個偏旁“攵”
2、讀古詩,感知詩意,初步體會詩中美好的意境。
3、朗讀詩歌,想象情景,感受詩人的思鄉之情。
4、背誦詩歌,激發學生對古詩的興趣與熱愛。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讀古詩,初步感悟詩境。
[教學難點]:從朗讀古詩中,悟詩意,品詩境,想畫面。
[教學準備]:《靜夜思》的配樂朗誦錄音,(條件不允許則無需準備)
[教學流程] :
一、謎語激趣,引發期待
1、師說謎語:有時落在山腰,有時掛在樹梢,有進像個圓盤,有時像把鐮刀。(邊說邊比劃)聰明的孩子們,你能說出謎底嗎?
2、生猜謎語,說謎底
3、師:對,就是夜空中的月兒,你喜歡月兒嗎?喜歡它的什么?
4、生各抒己見。
5、是呀,明亮的月兒,誰都很喜歡。
(設計意圖:以猜謎語,談月兒,激發學生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課伊始,應尤其重視興趣的激發。)
6、古時候有位偉大的詩人——李白,他是唐代最有名的詩人,被人們稱為詩仙呢,他也喜歡月亮,在一個安靜的月夜里,他望著月兒,寫下了一首詩,孩子們想看看他的這首詩嗎?
7、揭題,板書課題:靜夜思,相機指導學生認識“靜、夜”兩個生字(讀音節,組詞)
8、讀題,引入新課:讓我們一起走進這首詩,去看看李白爺爺這位詩仙筆下的月亮。
(設計意圖:以談話,即介紹李白簡單的生平資料,誘發學生的好奇心,激起學生讀詩的期待心理)
二、初讀識字,游戲鞏固。
1、范讀古詩(或播放錄音)
2、自由讀詩歌,圈出詩中的生字以及不認識的字,老師提示方法,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借助拼音,也可以向同學或老師請教。
3、自主識字
①一生讀拼音,評一評。
②同桌互相拼讀生字。
③小老師帶讀。
④齊讀
⑤開火車認讀音節。
⑥生字開花,你會為生字寶寶找朋友嗎?(組詞)
⑦識記生字,你有什么好方法記住這些生字寶寶呢?
⑧生發言,師引導,滲透識記方法,如:
△加一加:青 十 爭=靜 廣 + 木 =床
△編口訣:大字肩上加兩點,右腿兒也跟著點一點(頭)
△“故”引導學生認識偏旁“攵”,說說在平時生活中,還見過哪個字也有“攵”旁。
4、游戲增趣,鞏固生字
①師:大詩仙李白爺爺還準備了一些仙桃,想讓孩子們跳一跳,摘下自己最喜歡的桃兒嘗一嘗呢?出示生字卡片(桃子狀)。
②貼在小黑板上(課前準備好)
③你認識哪個詞語朋友,那它身后的小桃兒就屬于你了。
④摘仙桃游戲,學生摘,讀,其他同學跟著認讀。
(設計意圖:識字是教學的重點,如何讓孩子們眼前枯燥的幾個漢字生動起來呢?我以“摘仙桃”的游戲,調動學生的主動參與及學習興趣,在自主、快樂中鞏固生字,提高實效,突破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