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教學設計
[設計說明]《四季》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它以兒歌的形式,通過四季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現了春,夏,秋,冬不同的景色.文章語言親切,生動,文字優美,并且四幅插圖色彩艷麗的,是一篇適合朗讀且體現新課標合作學習為主的,培養學生初步閱讀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的教材.
根據本課特點及語言特色,設計以下四方面教學方法:
1,采用以讀為主,以讀代講的方法.通過多種形式的讀以及在讀中自己觀察,自己發現,自己分析,自己解決問題,表達情感,從而理解課文內容.
2,兒歌采用擬人化的手法,貼近孩子們的生活,整個過程注重以孩子們為主,合作的學習方式為主,培養他們主動探究,團結合作的精神.
3,為適合低年級兒童特點,采用激情導入法,游戲法,表演等多種形式,使學生能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獲得知識.
4,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靈活選擇喜歡的方式表達自己對文章的理解,從而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創造性,投其所好,使其個性得以充分發展.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七,八,九,無"四個字.
認識兩種筆畫" ","乙"和4人偏旁"月,雨,口,禾".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情感:
理解課文內容,初步了解四季特點.感受各個季節的美麗,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能力:
培養學生初步閱讀能力,學習語言的能力及自主學習的能力.
[教具準備]
1,掛圖,錄音磁帶,頭飾(畫有草芽尖尖,荷葉圓圓,谷穗彎彎及雪人的形象),生字卡片,音節卡片.
2,課前收集一些關于四季景色的圖片或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邊播放音樂邊朗誦詩
秋天到,秋天到,
園里果子長得好,
枝頭結柿子,
架上掛葡萄,
黃澄澄的是梨,
紅彤彤的是棗.
[這一設計把學生帶入意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2,兒歌描寫了哪個季節的景色 一年中除了秋季你還喜歡哪個季節
根據回答相應板書: 春
夏
秋
冬
3,小朋友這么喜歡春,夏,秋,冬四個季節,那么今天老師就帶領小朋友學習一篇課文,題目叫《四季》.(板書課題)
二,對課文進行感知性閱讀
1,請小朋友借助漢語拼音試著自己指讀課文,讀準字音.
2,指名請個別小朋友來讀.教師或學生及時發音,并且鼓勵.
三,圖文結合,邊看圖,邊讀詩,邊了解四季的特征
(課文有四季詩,把小朋友分成四組選每組一名同學組織負責).教師提出要求.
1,請每個小朋友在組里讀讀詩.
2,看看圖上畫著什么 想想詩中告訴我們什么
3,組里小朋友互相說說,你怎么知道詩中說的是哪個季節
以小組為單位,匯報學習情況.
(注意引導抓住描寫四季特征的詞,并及時板書:)
春:草芽尖尖
夏: 荷葉圓圓
秋: 谷穗彎彎
冬:雪人頑皮
四,學習文中出現的11個生字
1,把生字卡貼在黑板上,把音節發給11個小朋友.
2,請小朋友拼讀音節并上黑板找出相應的漢字.
3,重點指導"圓,秋,雪,肚"這四個字,認識"口","禾","雨","月"四個偏旁.
4,"說","是"讀翹字音,"圓"整體認讀音節,指導讀音,讀準字詞.
5,試著用"葉","秋","雪"擴詞練習.
6,請小朋友說說你是怎么記住這些生字的字形的
(這一環節采用音節文字交朋友的游戲形式,學生很感興趣,態度積極,識記字形采用自主的形式,學生也暢所欲言).
五,指導書寫"七,八,九,無"四個生字
1,學寫"七".
(1)認識筆畫"乙".
(2)指導書寫.形:第一筆是橫,寫稍斜,第二筆豎彎鉤,寫在豎中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