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竹排畫中游》教學建議
一、識字寫字
1、識字:
⑴ 在學生初讀課文時,要求他們借助拼音讀準字音,難讀的字要多讀幾遍。十二個生字中,“中、唱、樹”是翹舌音,要提示學生讀準字音。“綠油油”的“油”課文中注的是本音,朗讀時應讀第一聲。可通過認讀生字卡片、同桌互讀等形式鞏固要認的字,并鼓勵學生相互糾錯正音。
⑵ 指導學生識記字形時,可先學習新偏旁“、纟”,然后讓學生自主識字,交流識字的方法,使學生在互相啟發中,提高識字能力。如:
① 加一加:
樹=木+對
苗=艸+田
② 比一比:雨—兩
2、寫字:
本課要求會寫的三個字,筆畫都比較少。要引導學生觀察,自己發現三個字有什么共同點和不同點。共同點是三個字都有“口”這個部件,但形狀不同。要引導學生看清字的每一筆在田字格里的位置,把字寫正確,寫勻稱。
口:認識新筆畫。防止學生把“口”寫成方塊。教師可寫一個方塊與口比較,讓學生自己得出寫好“口”的要領:口字要寫好,上大下要小。
日:認識新筆畫,提醒學生注意“日”的兩豎要直。
中:最后一筆豎要寫在豎中線上。
二、朗讀感悟
1、讓學生讀讀課文,畫出不懂的詞句。先同學之間答疑,解決不了的問題,教師再作指導。可借助插圖、投影片或多媒體課件幫助學生理解詞語。如,“竹排”,可通過看圖,讓學生知道“竹排”是用竹子扎成的筏子,是江南水鄉的一種水上交通工具。然后演示小竹排的活動狀況,讓學生知道“順水流”的意思。又如,指導學生看圖或投影片,讓學生懂得“密”是樹木很多,一棵挨著一棵,而且枝葉茂盛。“禾苗”是指水稻的幼苗。“綠油油”是形容禾苗顏色濃綠,而且有光澤,說明禾苗茁壯,長勢喜人。江南一帶小河多,河里有許多魚蝦,那里還種了很多水稻,水稻成熟了可以碾成大米,所以叫“江南魚米鄉”。拉動投影片或演示課件,讓學生感受江南水鄉像一幅美麗的圖畫,小小竹排就像在畫中游。
2、在了解感悟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熟讀成誦。要求學生一邊讀一邊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江南水鄉的美麗風光。鼓勵學生用適當的語氣表達自己的感受,如,“小竹排,順水流,鳥兒唱,魚兒游”可讀得輕快些,表達出喜悅、歡快的心情;“江南魚米鄉,小小竹排畫中游”讀得緩慢些,以表達贊美的感情。讓學生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背誦。
三、實踐活動
1、課外收集有關介紹江南風光和物產的圖片、照片,張貼在教室里,供大家觀賞。
2、學生展示自己旅游時拍攝的照片,向同學介紹旅游景點的美麗風光。
四、教學時間
教學本課可用2~3課時。
五、資料袋
〖江南魚米鄉〗
在長江中下游平原上,河網縱橫交錯,湖泊星羅棋布,一向稱“魚米之鄉”,又稱“水鄉澤國”。那里盛產稻米、魚蝦,糧食產量在全國占有重要的地位。
〖古詩〗
江南可采蓮,
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
魚戲蓮葉西,
魚戲蓮葉南,
魚戲蓮葉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