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教學設計
教材簡說
本課有一幅經過裝裱的山水畫和一首五言謎語詩。畫上有山、水、花、鳥,給人以鳥語花香、山水相襯的美感。課文扣住“畫”這個謎底,抓住畫的形象特征展開描述。圖文對應,能使學生有滋有味地循圖讀文,感悟詩中所描繪的生機勃勃的景象,從而受到美的熏陶。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識字、寫字和練習朗讀。難點是了解詩意。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4個字。認識“辶、忄”兩個偏旁。
2.知道“遠”和“近”、“有”和“無”、“來”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詞。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感受詩中描繪的景色,懂得這首詩講的是一幅山水畫。
教學重、難點:
1、識字、寫字和練習朗讀。
2、了解詩意,認識“辶、忄”兩個偏旁。
課前準備:課件識字卡片
第一課時
一、以舊引新,激發興趣
師:,從開學到現在,小朋友們學過不少好聽的兒歌,讓我們一起先復習一下《猜一猜》。
(生齊背:“兩棵小樹十個杈,不長葉子不開花。能寫會算還會畫,天天干活不說話”)。
這首兒歌還是個謎語,誰還記得謎底?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另一首謎語詩,學完課文,你們一定能猜出謎底,還能把它帶回家讓別人也猜一猜。
二、講讀古詩,認讀生字
師:我們邊來欣賞圖片,邊來學習好不好?首先請小朋友們仔細看圖,說說上面主要畫了些什么?
1.第一幅圖——遠看山有色
(1)請一位同學站在教室的最后排看畫中的“山”有沒有顏色?(出示:遠看山有色。)
(2)出示卡片,學習生字“遠”“色”(遠——讀音和偏旁,色——讀音)
(3)齊讀,指名說詩句意思,這句里最主要是描寫“山”(板書山)
(4)加上動作表演讀
2.第二幅圖——近聽水無聲
1)請一位同學來到畫的前面聽一下“水”有沒有聲音?(出示:近聽水無聲。)
2)出示卡片,學習生字“近”“聽”“無”“聲”(近——與遠比較,走之兒;聽——讀音;無——字義,與天字比較;聲——讀音)
3)齊讀,指名說詩句意思——這句主要描寫“水”(板書水)
4)加上動作表演讀
3.第三幅圖——春去花還在
1)請一個同學說說,圖上面的是什么花?(桃花)桃花是在什么季節開的?(春天)現在是什么季節了,春天過去了沒有?所以說……(春去花還在)
2)出示卡片:學習生字“春”“還”(春——讀音,還——偏旁和組詞)
3)齊讀,指名說詩句意思。這句里最主要是描寫“花”(板書花)
4)加上動作表演讀
4.第四幅圖——人來鳥不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