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口耳目》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圖文結合,聯系生活實際。認識9個字“口、耳、目、日、月、火、羊、鳥、兔、木、禾、竹”,以及認識四種新筆畫“ノ ㄟ”,并學會書寫。
2、感悟漢字的形象性,感受學習漢字的樂趣,感受祖國文字的內在美。
檢測目標:
1、我會讀:耳、目、日、月、火、羊、鳥、兔、木、禾、竹。
2、我會寫:木、禾、個、了、子。
3、我會連:課后練習。
教學重點、難點:
1.能認識12個字,2種筆畫。
2.學會“木、禾”兩個生字的寫法。
教學準備:字卡片、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激趣。
1、出示卡片:文登第二實驗小學
師:小朋友們,看!(學生齊讀)每天我來到學校門口看到這些字的時候,都感覺特別親切。這些字寫的多好看啊!我們中國的漢字文化可謂博大精深,早在幾千年前,我們的老祖宗就造出了一些像畫一樣的字,可有趣了,你們想不想認識一下?
設計理念:低年級的孩子愛玩,聯系生活激發其學習興趣。
二、感悟漢字的形象性,揭示課題。
1、出示象形字,學生猜。
師:(貼圖片)這是什么?
2師:(再貼目)看看,這是古代的字,小朋友們仔細瞧瞧,你看出了什么?
師:我們的漢字多神奇,用一個“目”字就能代表“眼睛”兩個字的意思。
3、師:古代的這個“目”字,經過幾千年的時間,慢慢地就變成了今天的“目”字,(多媒體形象演示漢字的轉變)看看和眼睛像不像?哪兒像?
生說。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注意兩個橫像上下眼皮,加強印象,易與“日”字進行比較。引導鼓勵學生自己找尋記憶形象字的方法:可以與事物特征進行練習。
4、師:有趣嗎?那我們再來看一次,出示“鳥”,誰能來說說你發現了什么?(生匯報)你怎么知道這就是“鳥”字?
是的,像這樣模仿一個東西造出來的字,就叫象形字。跟老師讀“象形字”。(跟讀兩次)
5、師:你們想學這么有趣的字嗎?今天這節課老師就和大家一起來學習課文《口耳目》。老師來寫課文的題目,看哪個小朋友看得最認真!
(板書課題:口耳目;齊讀課題)
設計理念:利用象形字、圖片之間的聯系讓學生猜想,在猜想中感受祖先造字的奇妙。之后,再利用多媒體的演示更形象直觀地感受漢字的演變過程。
三、圖文結合,學習“口、耳、目、日、月、火”。
1、(出示帶拼音生字:口 耳 目 日 月 火)
師:你們認識這些字嗎?老師知道有很多小朋友一定都認識了,不著急,先自己在下面認真的大聲念一念好嗎?
(1)教師帶拼音領讀。
(2)學生帶拼音讀。
(3)男女分讀、小老師領讀等方式加深印象,注意在孩子掌握后擦掉拼音搶讀。
師:小朋友們這么快就認識了這些漢字,我想問問你們用了什么好方法這么快就認識了他們?引導學生交流自己的識字方法,例如形似:火、比較:口、日、目等,鼓勵學生在以后的學習多尋找自己喜歡的識字方法。
2、學習“羊、鳥、兔”。
(出示3張圖片,加拼音)這三張圖片上畫的是什么,寫成現代的漢字,你還能認識它嗎?
(1)教師領學生帶拼音讀。
(2)分男女朗讀鞏固練習。
(3)剛才小朋友們教了老師那么多識字方法,那“羊、鳥、兔”師:這三個字你是怎么快速記住了?
學生交流。小朋友們的方法都很不錯,老師啊也想像小朋友們一樣開動腦筋想個好辦法,馬上記住這些字。我來試一試好不好?老師看著這些字編了個兒歌:兔子長著短尾巴,豎彎鉤上有一點;(“豎彎鉤”的比劃還沒接觸,所以在說兒歌的時候同時在字上寫筆畫,給學生直觀的印象。)山羊爺爺頭頂兩角;小鳥不能沒眼睛,頭上一點要看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