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教學設計2
【課前透視】《畫》是一首五言謎語詩。課文扣住“畫”這個謎底,抓住畫的形象特征展開描述。本課配有一幅精美的山水畫,畫上有山、有水、有花、有鳥,鳥語花香、山水相襯,給人以無限的美感。
這是學生入學后接觸的第一篇課文,謎語詩的內容淺顯易懂,很多學生在學習課文之前就會背了,但是在識字寫字和感情朗讀方面還需要教師正確地引導,因此應該結合學生“好動、好玩、好奇、好表現”的身心特點開展教學活動。圖文對應,讓學生能夠有滋有味地循圖讀文,感悟詩中所描繪的生機勃勃的景象,從而受到美的熏陶。
【教學目標】
1、 認識11個生字,會寫4個字。認識“辶、忄”兩個偏旁。
2、 知道“遠”和“近”、“有”和“無”、“來”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詞。
3、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 理解詩句的主要內容,感受詩中描繪的景色,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練習朗讀。
【信息資料】
1、課件或掛圖,民族音樂的磁帶。
2、學生課前自制的生字卡片,水彩筆。
【教學時數】
兩課時。
第一課時一、切入舉偶
1、同學們喜歡猜謎語嗎?誰能說個謎語讓大家猜一猜?(同學之間互相出謎語,互相猜,教師也參與其中)老師也出個謎語大家猜一猜好嗎?“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學生猜謎語 )這則謎語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畫》。(板書課題)
好動、好奇、愛表現是低年級學生最大的特點,利用他們感興趣的謎語引出課題,一下子抓住了孩子的心,激發了孩子們學習課文的熱情,為教學成功地展開打下良好基礎。
2、(出示掛圖或課件)同學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么?(是一幅山水畫)請你們看看畫上都有什么?(指導學生按一定的順序觀察)今天咱們就來學習一首謎語詩《畫》 (板書課題)
用一幅畫引出課題,讓學生感受美,欣賞美,在美的情境中進入課堂,受到美的熏陶,體現課程整合的思想。
二、對話平臺
1、欣賞:
教師配樂朗誦課文,學生邊聽邊欣賞“畫”。
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體會大自然的美和詩句的韻律美。
2、識字:
⑴ 同學們也想讀嗎?要想讀得好得先過生字寶寶這一關,你們有沒有信心?
、啤〕鍪颈菊n生字,你認識哪個就讀哪個。說說你是在哪里認識這些字的。
引導學生交流識字經驗,增強學生識字的信心和識字的愿望。對識字量大的學生及時鼓勵。
、恰∽宰x課文,邊讀邊用自己喜歡的符號畫出生字表中的生字,借肋拼音多讀幾遍。
、取±蒙挚ㄆ诮M內交流識字方法。(認識“辶、忄”兩個新偏旁。)
交流識字方法,有利于學生擴大視野,相互促進,豐富識字經驗,提高識字效率。
、伞∧阆胩嵝汛蠹以谧R字的時候注意什么?(注意區分平翹舌:“色”是平舌音,“聲、春”是翹舌音。用偏旁歸類的方法識記“遠、近、還”;用給熟字換筆畫或換偏旁的方法來識記“無、人、近”;用給熟字加筆畫的方法識字“來”。
⑹ 認讀帶拼音的生字。(可以指名讀,領讀,齊讀,開火車讀)
、恕≌羝匆裘弊拥纳謱殞毮氵認識嗎?請你通過這一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