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12 an en in un ün》教學案例與評析
【內容簡析】
“看圖說話學拼音12”課共包括五部分的內容:第一部分是看圖說話和認識與本課新學韻母有關的詞語:第二部分是前鼻韻母an、en、in及整體認讀音節yuan和yin;第三部分是學習含有介音的音節;第四部分是讀兒歌;第五部分是正確書寫本課的韻母和整體認讀音節以及落實“門、去、來”等三個“會認字”。
【設計理念】
漢語拼音教學應與學普通話、識字結合起來。本教學流程設計充分利用教材資源,從故事入手,通過看動畫課件(看圖),說故事,說句子,讀兒歌,識漢字等,使聽說讀寫能力協調發展。教學過程努力體現以活動、游戲為主,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主動學習的欲望,在看看、聽聽、玩玩的過程中獲得新知,克服漢語拼音教學機械音調重復、枯燥無味的毛病。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學會an、en、in三個前鼻韻母及yuan和yin兩個整體認讀音節;會認“門、去、來”三個漢字。
2、能力目標:能根據圖意說簡單的話;掌握聲韻拼讀方法和聲介合母拼讀物方法;在四線格里正確書寫新學習的韻母和整體認讀音節。
3、情感目標:養成認真觀察,主動學習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是指導學生讀準韻母an、en、in及整體認讀音節yuan、yin;教學難點是學會聲介合母的發音要領。
【教具準備】掛圖、課件、卡片等。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復習舊知,揭示新課
1、復習單韻母i、u、e和聲母n。(認讀卡片,并讀出順口流。)
2、認讀復韻母ai、ei、in,說說你是怎樣讀出來的。
3、談話,揭示課題:看圖說話學拼音12。
評:通過對已有知識的重現,讓學生準確呼讀單韻母,熟練拼讀方法,為學習新知作鋪墊。
二、故事導入,激發興趣
1、出示動畫課件(或課本插圖),配上音樂,教師繪聲繪色講述教材里的故事,并隨機點擊出現課文中的詞語。
師:在一個美麗的樹林里,住著小猴子和他的媽媽。一個晴朗的夜晚,滿天的星星一閃一閃的,圓圓的月亮像銀盤一樣掛在天空中。多好的月夜啊!小猴子嚷著和媽媽出門玩。他們來到河岸邊,玩得正高興,忽然小猴子轉過身子,大聲喊:“媽媽,糟了,糟了!月亮掉進水里啦!快拿勺子來撈它!焙飲寢屚永镆豢,笑著說:“傻孩子,那是月亮的影子。你看,月亮不是好好地掛在天上嗎?”小猴子抬頭一看,高興地跳了起來:“噢!月亮果然還掛在天上哩!”
2、觀察插圖,互相講故事。(要求用上文中的詞語)
評:兒童對聽故事說故事具有極大的興趣,根據教材提供的故事情景,通過多媒體課件,把兒童帶進故事世界里,讓兒童在聽故事說故事的過程中,進行語言訓練,并感知要學習的音節。
三、學習韻母,指導拼讀
1、學習韻母an:
⑴ 利用課件(或插圖)引出音節:
① 播放動畫課件(或出示插圖):小猴子和媽媽走到岸邊。
教師指導:小猴子和媽媽來到什么地方?引出“岸邊”一詞,并認讀。
、凇≌l能用“岸邊”一詞說一句話?
評:從句子中帶出音節,不但可以發展學生的語言,而且有助于學生結合詞句學習音節。
、啤√岢鲰嵞竌n,并認識an的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