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ai、ei、ui》說課稿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第一冊的拼音9課ai、ei、ui,學好漢語拼音是學習漢字和普通話的重要保證,兒童學習漢語拼音是一個從語言實踐中來,又回到語言實踐中去的過程。是一個將已有的生活經驗與學習對象建立起的新的聯系過程,漢語拼音字母標識的語音,其實是在兒童語音中經常出現,因此教學中只要善于借助兒童已有的口語經驗和相關的生活經驗,使之與所學的字母接通,匹配,化難為易,這樣大大提高漢語拼音的學習效率。下面我把它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這幾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教材分析
首先我說說教材,第9課有四部分內容,第一部分是三個復韻母ai、ei、ui及其四聲,每個復韻母配有一副圖。第二部分是聲母和ai、ei、ui的拼音練習。第三部分是音節kai、gei、hui的書寫格式。第四部分是認字,配有圖畫和句子、兒歌。我根據新課程標準,根據本組拼音訓練的主要意圖和學生實際,確定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①能正確快速認讀聲母與ai、ei、ui組成的音節,會準確拼讀本課的復韻母音節詞。
②會發現我們身邊有許多藏著ai、ei、ui的音節。
③試著用拼音詞讀兒歌。
2.技能目標:培養學生拼讀音節的能力。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學好漢語拼音,激發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樂趣。
二、教學重點:聲母與ai、ei、ui組成音節的拼讀。
三、教法學法:
在這堂課中,我綜合了談話法、觀察法、游戲法、先扶后放的方法及教學設計。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師應成為學生的學習伙伴、“平等中的首席 ”。在教學過程中的職責在于幫助,幫助學生設計恰當的學習活動和形成有效的學習方式;幫助學生營造和維持學習過程中積極的心理氛圍;幫助學生對學習過程和結果進行評價,并促進評價的內在化。激發他們的潛能,營造良好課堂氣氛。為了達到這節課的教學目標,主要從四個方面教學。
四、教學思路:
(一)創設情境,復習引入
《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漢語拼音盡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動和游戲為主。所以在這一部分,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
第一環節:一上課我就放一首歌曲引入。播放輕松愉快的《健康歌》,讓學生跟著歌曲自由做動作。
第二環節:我讓學生跟著我做口腔體操,把學生一開始就帶入了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之中,帶入了一個“有聲有色”的拼音樂園學習,激發了學生學習拼音的興趣。
(二)故事導入,激發興趣,探究新知
第一環節:我以小朋友都熟悉的《龜兔賽跑》的故事導入,這一環節我創設在音節中找韻母這樣的探究情境,使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獲得了新的理解,產生出新的意義,從而初步培養了學生的探索意識。
第二環節:我以聲母與復韻母ai、ei、ui交朋友的方式組成音節教學生拼讀。在這一環節中,我用了大家喜歡的汽球,在汽球上貼上聲母與韻母,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后把兩個汽球碰在一塊就出現了音節bai,形象直觀地教給學生拼讀的方法,接著我讓學生用多種方式的拼讀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這一環節,“由扶到放”利用學生已掌握的方法,通過比賽讀、小組合作讀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進行自學,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培養了他們主動探究的能力。
(三)回歸生活,給物標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