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以內的退位減法(精選4篇)
二十以內的退位減法 篇1
-----十幾減5、4、3、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十幾減5、4、3、2的計算方法,能正確進行十幾減5、4、3、2的口算.
2.使學生能利用知識間的內在聯系進行遷移類推,提高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掌握十幾減5、4、3、2的計算方法,正確計算十幾減5、4、3、2.
教學難點
靈活運用十幾減幾的口算方法.
教具學具準備
口算卡片、投影片等.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口算(演示課件“十幾減5、4、3、2”。
2+9= 3+8= 4+7= 5+6=
3+9= 4+8= 5+7= 6+6=
4+9= 5+8= 6+7= 7+6=
5+9= 6+8= 7+7= 8+6=
2.( )里應填幾(繼續演示課件“十幾減5、4、3、2”。
5+( 。11 4+( 。12 5+( 。14
4+( )=11 2+( 。11 3+( 。12
。ǘ┨骄啃轮
1.教學例1.
(1)出示例1(繼續演示課件“十幾減5、4、3、2”。11-5=□.
、賳l學生,分組討論、交流.
、趨R報時,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鼓勵學生運用多種思維,開發學生思維.
想加算減;
數的組成;
因為11-6=5,所以11-5=6;
……
、蹎l學生想:十幾減5還有哪些題?怎樣計算?
使學生明確:
11-5=6
12-5=7
13-5=8
14-5=9
15-5=10
(2)出示例1(繼續演示課件“十幾減5、4、3、2” ):12-4=□.
①啟發學生分級討論、交流.
、诼撓当绢},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③啟發學生想:十幾減4還有哪些題?怎樣計算?
使學生明確:
11-4=7
12-4=8
13-4=9
14-4=10
2.教學例2(繼續演示課件“十幾減5、4、3、2” ).
(1)分級討論、交流,十幾減3、十幾減2有哪些題,怎樣計算?
。2)匯報時,使學生明確:
11-3=8 11-2=9
12-3=9 12-2=10
13-3=10
3.引導學生對比.
啟發想十幾減5、4、3、2的計算可以怎樣想?使學生明確.
想加算減;
想十幾的組成;
想:11-5=6→11-6=5 ……
11-4=7→11-7=4 ……
11-3=8→11-8=3 ……
11-2=9→11-9=2 ……
(三)全課小結
略.
隨堂練習
1.“做一做”第1題(繼續演示課件“十幾減5、4、3、2” ),投影出示,啟發學生說明圖意,獨立填寫.
2.“做一做”第2題(繼續演示課件“十幾減5、4、3、2”。,口算,競賽.
3.練習五第3題(繼續演示課件“十幾減5、4、3、2” ),分級討論交流,獨立填寫.
(此題滲透統計思想,必要時教師做一下說明.)
布置作業
練習五第4、5題(圖片“練習四”、“練習五”).
板書設計
二十以內的退位減法 篇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脫離直觀直接用“想加算減”的方法計算十幾減6的題.
2.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掌握十幾減6的計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十幾減6的計算.
教學難點
理解用加法算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具學具準備
口算卡片、投影片等.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演示課件“十幾減6”)
1.口算(出示口算卡片)
6+4= 6+5= 6+6= 6+7=
6+8= 6+9= 6+10=
2.( )里應填幾(出示投影)?
6+(。10 6+(。11 6+(。12
6+( )=13 6+(。14 6+(。15
6+( )=16
。ǘ┨骄啃轮
1.教學例1.
教師出示例1.(繼續演示課件“十幾減6” )
提問:我們已經學過減9、減8和減7的題,都是想加算減,那么“11-6”怎么想?得多少?
學生說出得數后再指名一學生說說想的過程.
教師出示“13-6=□.” (繼續演示課件“十幾減6”。
提問:計算13-6怎樣想?
讓學生翻開書,在例1中的括號和□中填上適當的數再指名中下生說一遍想的過程.
2.教學例2.
教師出示例2.(繼續演示課件“十幾減6”。
提問:請同學們看這三道題(手指三道例題),想一想,每道題得數是多少?
教師逐個訂正完以后,可以引導學生說一說十幾減6的題怎樣算.算十幾減6的題目,先想6加幾得到這個被減數(可手指例題示范),那么想出來的這個數(用例題示范)就是要求的得數.
。ㄈ┤n小結
引導學生總結十幾減6的口算.
隨堂練習(繼續演示課件“十幾減6”。
1.“做一做”第1題,出示投影.
。1)引導學生看圖說意,列式計算.
。2)學生填書.
2.“做一做”第2題,加減法對比練習.分組進行.
6+5= 6+8= 6+6=
11-6= 14-6= 12-6=
3.“做一做”第3題.學生獨立填寫,訂正時說一說怎樣的.
6+□=13 6+□=15 6+□=16
13-6=□ 15-6=□ 16-6=□
布置作業
練習四第3-5題.
3. 11-6= 17-8= 18-9=
14-7= 15-6= 16-7=
4. 9+4= 12-6= 7+5=
11-7= 6+8= 16-9=
5.學校的胡琴和提琴一共有13把,胡琴有8把,提琴有多少把?
板書設計
二十以內的退位減法 篇3
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使學生初步掌握十幾減9 的計算方法
。ǘ┠芰τ柧汓c
1.能夠正確地進行十幾減9 的口算。
2.初步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ㄈ┑掠凉B透點:通過想加法算減法,初步滲透事物之間是相互聯系的觀點。
教學重點:
使學生掌握十幾減9 的計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十幾減9 的計算。
教學難點:
理解用加法算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具、學具準備:
口算卡片、教科書第1 頁例1 的蘋果圖、投影片、學生每人準備12 朵小紅花(學具卡片)、14 個圓形。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看卡片口算: 9+2 9+5 9+3 9+4
9+9 9+8 9+6 9+7
2.看卡片說出( )里應填的數。
9+( )=11 9+( )=17
9+( )=14 9+( )=15
9+( )=16 9+( )=13
9+( )=18 9+( )=12
。ㄍㄟ^復習不僅為學習十幾減9 在知識上做好準備,而且在計算思路上
做好了鋪墊。)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1
。1)出示例1 左圖。
、僦该f出圖意。
、谟檬裁捶椒ㄓ嬎?怎樣列式?板書:9+2=11。
。2)出示例1 右圖。(先出示11 個蘋果的集合圖,然后用虛線圈起9個)
、僦该f出圖意。
、谝筮剩幾個,用什么方法計算?怎樣列式?板書:11-9。
。3)引導學生觀察左右兩幅圖和算式。
提問:如果沒有圖,要算11 減9 該怎么想?
學生討論后匯報,可能有幾種情況:
①9 加2 得11,11 減9 得2。
、11 可以分成9 和2,11 減9 得2。
③10 減9 得1,1 加1 得2。
、11 減1 得10,10 再減8 得2。
。4)引導學生比較哪一種想法計算比較快?
計算11 減9,想9 加幾得11,9 加2 得11,所以11 減9 得2。教師板書。
。5)指名復述想的過程,再請每個學生自己說一說。
。6)讀算式。
(此例題以“扶”為主,通過直觀圖和加減法算式的對比,滲透加減法之間的關系,使學生明確用加算減的計算思路。)
2.教學例2
。1)教學例2 左圖。
、僖龑W生擺出左圖,先擺12 朵紅花,去掉9 朵,還剩幾朵紅花?怎樣列式?板書:12-9。
、12 減9 等于幾,你是怎么想的?先同桌議論,再指名回答。
(計算12 減9,想9 加幾得12,9 加3 得12,所以12 減9 得3。)
、圩x算式。
。2)教學例2 右圖。
、俪鍪纠2 右圖,讓學生動手去擺,擺后指名說圖意,用什么方法計算?
怎樣列式?板書:14-9。
、14 減9 等于幾,你是怎么想的?先同桌議論,再指名回答并填數。(引
導學生通過操作,依靠直觀讓學生思考問題,得出結論,真正參與知識的形
成過程,此例題做到“扶中有放”。)
3.教學例3
。1)分別出示例3 兩幅圖,引導學生觀察圖意,討論如何列式,然后獨
立列式填數。
。2)匯報交流得多少,是怎么想的?
4.反饋練習:做一做,第1 題。
5.教學例4
讓學生獨立填寫例4 的3 道題,然后訂正,指名說出想的過程。
教師巡視,如個別學生計算有困難,可讓他們用學具擺一擺。(由例3 的借助實物圖想出得數到例4 的脫離實物圖看算式來思考計算過程注意由具體到抽象的過渡,教師要敢于放手,讓學生積極思考,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素質。)
6.學生小結。
三、鞏固發展
1.做一做第2 題。
2.17-9=( ) 12-9=( ) 15-9=( )
想:9 加( )得17 想:9 加( )得12 想:9 加( )得15
3.9+( )=12 9+( )=11 9+( )=14
12-9=( ) 11-9=( ) 14-9=( )
4.5+9=( ) 7+9=( ) 4+9=( )
14-9=( ) 16-9=( ) 13-9=( )
5.游戲。
先擺出11~18 等數字卡片,表示幾位小朋友分別擁有的圖書本數,一同
學手拿一張“-9”的卡片,任意在某個數下面停一下,表示借9 本書,同桌
列式口答,如:當“-9”的卡片停在卡片“15”下面時,同桌應馬上答“15
減9 得6”。
四、全課小結
請同學們向教師匯報: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又掌握了什么新知識?
五、布置作業
練習一第1、2 題
六、板書設計
十幾減9
、
9+2=11 11-9=2
想:9 加(2)得11,11 減9 得2。
、
12-9=3
想:9 加(3)得12,12 減9 得3。
14-9=5
想:9 加(5)得14,14 減9 得5。
、
13-9=4
想:9 加(4)得13。
16-9=7
想:9 加(7)得16。
、15-9=6
想:9 加(6)得15。
17-9=8
想:9 加(8)得17。
18-9=9
想:9 加(9)得18。
二十以內的退位減法 篇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學會利用加減法關系計算十幾減8,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做減法想加法的思考方法.
2.培養學生的初步的遷移、類推能力.
3.結合學生動手擺,動口說,培養學生的動腦筋、想問題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使學生掌握十幾減8的計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十幾減8的計算.
教學難點
理解用加法算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具學具準備
口算卡片、例1的投影片或圖片、學具等。
教學步驟
。ㄒ唬╀亯|孕伏
1.教師出示下面口算卡片,學生“開火車”答.
8+5= 8+7= 8+9= 8+4=
8+10= 8+6= 8+8= 8+3=
2.教師出示口算卡片,學生用手勢表示括號里該填的數.
8+( )=12 8+(。1 8+(。16
8+(。11 8+( )=14 8+(。13
8+(。17 8+(。18
教師談話:剛才計算的兩組題都是“8加幾”的加法,今天我們要利用“8加幾”的知識計算“十幾減8”的算式,看誰學得認真,學得好,學得快.同時板書課題:十幾減8
。ǘ┨骄啃轮
1.教學例1。
。1)出示例1圖片(杯子圖).
先出示11個茶杯,然后用虛線圈去8個,引導學生說明圖意.
有11個茶杯,拿走8個,還剩幾個?
。2)啟發學生用什么方法計算?怎樣列式?
用減法計算,11減去8
板書:11-8
。3)引導學生想:
8加( )得 11,因為8加3得11,所以11減8得3.
即 11-8=3,板書:3.
。4)指名讀算式11-8=3
2.教學例2.
。1)啟發學生擺學具,同時口述題意.
有13個圓片,拿走8個,還剩幾個?
。2)怎樣列式?怎樣計算?
使學生明確:
8加( )得13,8加5得13,所以13-8=5.
。3)學生填書.
(4)讀算式13-8=5.
。5)學生看書,邊說題意邊擺學具(例2右圖)
有15個正方形,拿走8個,還剩幾個?
。6)怎樣列式,怎樣計算?
啟發學生明確:
8加( )得15,8加7得15,所以15-8=7
(7)學生填書.
。8)讀算式15-8=7.
。ㄔ诮處熤笇,學生通過操作—思維—語言表述的有機結合,參與知識形成過程,學會學習.)
3.教學例3.
。1)引導學生分組交流.
12-8=□ 想:8加(。┑12.
16-8=□ 想:8加( )得16.
。2)學生讀算式.
12-8=4
16-8=8
4.教學例4.
啟發學生討論、交流,獨立填寫,讀算式:
14-8=6 17-8=9
。ㄈ┤n小結
引導學生總結,十幾減8的口算題.
隨堂練習
1、猜一猜.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10張口算卡片,現在我們做幾道:
16-8 10-6 11-9 15-8
誰知道我手里還剩幾張口算卡片?(老師手里還剩6張口算卡片)
師:你是怎樣想的?(想:幾加4是 10, 6加4是 10,從10張里去掉 4張,就是老師手里還剩幾張卡片)
師:怎樣列式?(10-4=6)
接著教師又出示3道:
14-8 9+6 12-9
師:現在一共做了幾道?(一共做了7道)
師:老師手里還剩幾道?(原來老師手里一共有 10張口算卡片,我們兩次做了7道,老師手里現在還剩3張卡片)
師:怎樣列式?
10-7=3
也可以這樣列式:
10-4-3=3
2、出示“做一做”第1題投影片(圖片“練習一”),引導學生看圖說意,獨立填寫.
3、練習二第1題(圖片“練習二).
想組成算減法,分組練習.
布置作業
0-8= 13-8= 16-8=
11-8= 14-8= 17-8=
12-8= 15-8= 18-8=
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