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九單元教學預案
第 一 課 時教學內容:9 加幾教學目標:1、通過對問題情境的探索,使學生在已有的經驗的基礎上自己得出計算9加各種方法;通過比較,使學生體驗比較簡便的計算方法;使學生初步理解“湊十法”,初步掌握9加幾的進位加法的思維過程,并能正確計算9加幾的口算。2、培養學生初步觀察、比較、抽象、概括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散學生的思維,培養創新意識。3、培養學生合作學習和用數學的意識。教學重難點:理解“湊十法”的思維過程。教學準備:教具:實物投影、投影片、小棒18根。學具:每人準備小棒18根。教學過程:一、例11、教師用投影出示課本第96—97頁的全景圖。老師說明:這是學校運動會的場面,從圖中你看到了什么?(讓學生自己看圖互相說一說)2、運動會上,學校為了給運動員解渴,準備了一些飲料,已經喝了一些,比賽快要結束時小明問:“還有多少盒?”師:你們知道還有多少盒嗎?互相說一說。(學生互相說時,教師巡視,注意發現不同的方法。)老師說明:你們說的幾種方法都很好,這三種方法中你最喜歡哪一種?3、學生回答后教師指出:剛才有的同學用數的方法知道了還有多少盒飲料,也有的同學是通過計算的方法得到的。下面我們一起看一看這些同學是怎樣計算9加幾的?要算還有多少盒飲料怎樣列式?板書:9+49加4應該怎樣計算呢?請同學們用小棒擺一擺。老師指導學生進行操作:左邊擺9根小棒代表盒子里的9盒飲料,右邊擺4根小棒代表盒子外邊的4盒飲料。邊提問邊指導操作:盒子里的9盒再加上幾盒就湊成了10盒?這個1盒是從哪來的?外邊的4盒飲料拿走1盒后還剩多少盒?10盒與剩下的3盒合起來是多少盒?所以9+4等于多少?4、利用課本右邊的資源提出用加法計算的數學問題。師:同學們接著看圖,運動會上有9個踢踺子的,還有6個跳遠的,要求踢踺子的和跳遠的一共有多少人,應該怎樣列式?9+6等于多少呢?自己用小棒擺一擺,并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先告訴你的同桌,然后再指名說一說)學生匯報后,教師啟發:你們還可以提出什么問題?學生每提一個問題,教師就讓學生們說一說一共有多少人?并說說你是怎么想的?你是怎么算的?二、 練習反饋1、圈一圈,算一算(“做一做”第1題)學生獨立看圖說意,并動手圈一圈,直接看圖寫出得數。2、看圖列式。(“做一做”第2題)學生獨立看圖填寫,訂正時可以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想的。3、教師提問:通過今天的學習,你都會計算9+幾了?學生每說一個算式,就讓學生說出得數。三、課堂小結今天我們學習的加法有什么特點?教師指出:今天我們學習的是9加幾,計算9加幾的題目,可以用數的方法,也可以用計算的方法。四、課堂作業 第99面的第1、2題。學生在課本上獨立完成,個別有困難的學生,教師給予個別指導和幫助,也可以讓學生借助學具學習。反思:由于學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樣化。教學時我注意讓學生有自己發現的機會,充分尊重學生自己發現的方法和自己的選擇,通過同學間的互相交流,讓學生了解計算的多種方法。
第二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