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人民幣
教材簡析
人民幣單位間的十進位關系和計數單位間的十進位關系是一樣的。學生學過100以內數的讀寫和計算,再認識人民幣的單位就比較方便。教學中主要是通過操作、游戲、實踐,使學生認識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培養學生認識人民幣和用不同面值的人民幣湊成指定錢數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同時向學生進行愛護人民幣和節約的教育。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教師出示一個小豬形狀的儲蓄盒,問:“老師這里有一件東西,你們知道它的名字和作用嗎?(生:儲蓄盒,是用來攢錢的。)這個儲蓄盒是我們班上×同學的。(教師搖動儲蓄盒)聽聲音,里面已經攢了不少的錢。一年來,×同學注意節省,把爸爸、媽媽平時給的零花錢積攢起來。他做得真好!我們從小也要養成節約用錢的習慣。另外,人民幣是國家印制的,我們不能亂折人民幣或者在人民幣上面亂畫。同學們都看過錢,也用過錢,但是對錢的認識還不夠,這節課老師就和大家一起學習。(板書課題:認識人民幣)
[緊密聯系本班學生的實際,通過識別儲蓄盒,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思維。這樣引入新課自然,不落俗套。寥寥數語,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向學生進行了愛護人民幣和節約的思想品德教育。]
二、進行新課
(一)認識分幣。
1.教師出示1分人民幣的圖片(貼在黑板上),讓學生在自已準備的錢中找出壹分幣,并要求同桌同學互相看一看,找得對不對。接著告訴學生:1分硬幣的正面有“壹分”、“麥穗”背面是“國徽”。
2.教師出示2分硬幣的圖片并貼在黑板上,讓學生在自已準備的錢中找出貳分幣,并請前后桌四位同學一起看一看,找得對不對。并問:2分硬幣的正面有些什么?背面是什么?
3.教師出示5分硬幣圖片貼在黑板上,讓學生在自已準備的錢中拿出伍分幣,并請大家舉起來讓全班同學都看一看,拿得對不對?
[教學分幣的認識,采用的方法是先讓同桌兩位同學、再讓前后桌四位同學、后讓全班所有同學互相檢查、共同學習,這樣,不僅過程清楚,層層遞進,而且形式多樣,活潑愉快。]
4.小結:我們剛才認識了分幣,分幣有哪幾種?(生:分幣有壹分、貳分、伍分三種。)
5.教學分幣之間的關系。
答一答:
(1)一個貳分硬幣可以換幾個壹分硬幣?
(2)一個伍分硬幣可以換幾個壹分硬幣?
擺一擺:
(1)在課桌上擺出3分,看一看,有幾種擺法?
① ① ① ② ① ① ②
3分 3分 3分
(2)在課桌上擺出8分,看一看,有幾種擺法?
⑤②① ⑤①①① ②②②② ②②②①① ②②①①①①
8分 8分 8分 8分 8分
②①①①①①① ①①①①①①①①
8分 8分
[擺一擺、看一看、數一數,適合一年級小學生的年齡與心理特點,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
(二)認識角幣。
1.認識壹角幣。
教師一分一分地數,數出9分后,提問:再數1分是多少分?(生:10分。)
10分還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叫一角。(教師出示一角紙幣,讓全班學生看過后,貼在黑板上)
2.揭示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