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數加一位數、整十數(不進位)
素質教育目標(一)知識教學點:使學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整十數(不進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二)能力訓練點
1.能正確地進行兩位數加一位數、整十數(不進位)加法的口算。
2.會運用學具進行計算操作。
3.培養口頭表達能力,能口述計算過程。
4.繼續培養學習的遷移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培養學生勤于動手,勤于動腦的好習慣。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48 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56 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2.在括號里填上適當的數。
34=30+( ) 57=7+( )
3.口算:5+3+40= 20+70+6=
4.4+2= 30+2= 你是怎樣算的?
5.導入新課。
像4+2= 30+2= 這樣的口算同學們都會做了,如果把第二道題中的30 換成34,變成34+2,又該怎樣計算呢?
教師板書:34+2= 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內容“兩位數加一位數、整十數”。教師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1:34+2= 。
(1)34 用小棒怎樣擺?圖示:
啟發學生明確:3 捆小棒表示3 個十,4 根小棒表示4 個一。
(2)在單根小棒下面再擺2 根小棒,表示34+2(滲透相同數位對齊的思想)圖示:
然后讓學生對照自己擺的小棒想一想:應該怎樣得到結果是多少根?引導學生先把單根的小棒(4 根和2 根)合起來,再和整捆的小棒(3 捆)合在一起,一共是36 根。
(3)歸納算法:
引導學生根據操作過程分組討論34+2 的計算方法。啟發學生明確:34可以看成3 個十和4 個一組成。計算34+2 應該先算4 加2 得6,再算30+6=36,所以:
(4)反饋練習:5+3= 92+6= 35+3= 87+1=
并說一說口算步驟。
(5)想一想:2+34=
引導學生可以擺小棒算一算:要先算2+4=6(即個位數加個位數),再算6+30=36,所以2+34=36。
或者啟發學生思考,兩個數相加,交換加數的位置,得數是一樣的因為34+2=36,所以2+34=36。
(6)反饋練習:65+2= 6+69= 2+65= 69+6=
2.教學例1:34+20=
(1)出示算式:34+20=
啟發學生動手擺一擺,互相討論一下,應該怎樣計算?
(2)圖示:
引導學生明確:兩位數加整十數,先把十位上的數相加,然后再加個位上的數。
(3)引導學生總結算法:先算30+20=50,再算50+4=54,所以34+20=54。
教師歸納板書:
(4)如果把34 和20 交換位置,你會做嗎?板書:20+34=。
引導學生歸納:還是先算30+20=50,再算50+4=54,所以34+20=54。
(5)反饋練習:教科書49 頁,做一做2。
3.引導學生對34+2 和34+20 的計算方法進行比較:
啟發學生明確:兩位數加一位數,一位數要與兩位數個位上的數相加,兩位數加整十數,整十數要與兩位數十位上的數相加。也就是幾個十和幾個十相加,幾個一和幾個一相加。即“相同數位的數才能相加”。(板書)
三、鞏固發展
1. 85=80+( ) 63=60+( )
49=( )+9 87=( )+7
2.教科書49 頁:做一做3。
3.53+40=( ) 先算( )+( )。
53+4= ( ),先算( )+( )。
4.判斷:(說出錯誤原因,算出正確得數)。
50+35=85( )
3+26=56( )
13+40=17( )
44+5=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