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小學一年級數學上冊第2-4周教案
一年級數學課程教案
周 次
二
課次
1
授課課題
認識1-5
教 學
基本內容
教材p12-13頁“想想做做”第4-7題。
教學目的
和要求1、進一步理解1~5各數的含義,會認、讀、寫1~5各數,會用這些數表示數量在5以內的物體的個數。2、結合具體情境,初步感受數與生活的聯系,體驗用數進行交流的愿望。3、結合教學進行愛學校、愛老師和有學習的教育,初步學生認真寫數的習慣。
教學重點
及難點
指導學生寫1-5各個數字。把1-5各數寫端正教學方法及手段
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等學法指導
練習法、自主探索法等
集體備課
個性化修改
教
學
環
節
設
計一:復習1、上節課,我們認識了哪些數?2、范寫1-5各數二:練習1、練習寫1-5各數,寫在日字格中,每個寫一行。2、完成第4題。3、完成第5題。4、完成第6題。5、第7題:寫1-5各個數字。 說說最后一行空的可以怎樣利用。
板書設計
執行情況
與教學反思
一年級數學課程教案
周 次
二
課次
2
授課課題
認識幾和第幾
教 學
基本內容
教科書第14頁例題,第14~15頁“想想做做”的習題。
教學目的
和要求1、讓學生經歷觀察、活動、交流的過程,初步理解“幾”和“第幾”的不同含義,能區分幾個和第幾個,并在實際中加以運用。2、在具體的情境中練習運用“上、下、前、后、做、右”這些詞語與“第幾”相結合描述物體的位置,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探索規律和推理的能力。3、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發展合作交流的意識,培養語言表達的能力,并且能滲透尊敬老人的教育。
教學重點
及難點
區分和理解幾、第幾的不同含義,并能在生活實際中運用。教學方法
及手段
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等學法指導
練習法、自主探索法等
集體備課
個性化修改
教
學
環
節
設
計一:新授1、教學例題(1)提問:圖上有幾個人在買票?誰排在最前面,誰排在最后面?(2)提問:從前往后數,戴帽子的小男孩排在第幾?不戴帽子的男孩排在第幾?(3)談話:反過來說:排在第2的是誰,指幾個人?排在第5的是誰,指幾個人?(4)提問:看了圖,你還可以說出什么?2、“想想做做”第1題。(1)老師點燈籠學生回答。(2)老師提要求學生涂色。問:這里的第2個和2個意思一樣嗎?(3)書上練習。從左邊起點4個燈籠?(●●●●○)指名上黑板涂色從左邊起點第4個燈籠?(○○○●○)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幾和第幾。(板書:幾和第幾)3、小結(板書:幾和第幾)二:練習1、“想想做做”第2題(左圖)。(1)問:小麗住在第幾層呢,你是怎么數的?(同桌討論后交流)指出:一般樓房的第幾層,是從下往上數的。(2)問:如果小麗住在3樓應該出現在哪個陽臺?(3)問:老師想了解哪些同學住的是樓房?你家住幾樓?2、“想想做做”第2題。問:同學們看哪只猴子比較特別?它是第幾只猴子,你是怎么數的?得出:可以從上面數起,戴帽子的是第2只,也可以從下面數起,戴帽子的是第4只。3、“想想做做”第3題。問:上山的動物有幾只?誰第一?誰第二?問:上山的動物有幾只?誰第一?誰第二?4、“想想做做”第4題。問:4號車前面有幾輛車?是哪些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