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數學上冊全冊教案3
第二課時:6和7的組成及其加減法
教學內容:第45-46頁做一做練習七,第4-8題。
教學目標:1、使學生能夠根據一副圖寫出兩到有聯系的加法算式和減法算式,并計算出得數。
2、掌握6和7的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3、使學生能夠提高計算能力。
教學重點:6、7的組成及加減法
一、6和7的組成:
(1)拿出6個門個類似學具,讓同桌兩個人合作,一個人分一分,另一個人寫一寫,寫出6的組成,然后集體匯報。
(2)教師提供1至7的物體圖片,讓學生將合起來是6的圖片用線連一連,如1和5合起來是6。然后再小結6的組成。
(3)教師提供點子圖,有的有1點,有的有3點,讓學生繼續畫點子,要合起來是6。然后再小結6的組成。
注意:在小結6和7的組成,要簡潔有序。
練習鞏固:
(1)師生對口令。
(2)同桌互相拍手,記組成。
(3)在方塊里填數
(4)填表:
小明參加套圈比賽,每人6個圈,套上的如下表,請學生說說沒套上的。
套上的圓圈數 3 5 1 2 4
沒套上的圓圈數
二、6和7的加減法
(1)復習 6和7的組成
(2)請學生拿出總數是6(7類似)的紅花、黃花
以小組為單位,看圖相互說說得數是6的加法。集體匯報
(3)根據6的組成直接說得數是6的算式。
(4)從數字卡片中找數字,編編得數是6的加法算式。
注意:學生的匯報,教師要引導他們有序地說,同樣教師的板書也要簡潔有序
在加法的基礎上,再來寫減法算式
三、練習鞏固提高:
1、(1)看圖,說說圖意,再寫算式。
(2)口算,其中抽取幾題讓學生說說算理。
(3)游戲:找朋友等
(4)聽算式,舉得數卡片。
( 5)同桌相互出題,考考對方
2、寫算式:教師范寫,學生在本子上練習。
四、實踐活動:老師請7個學生上臺,請他們去給花圃的花澆水,鋤草等,想一想有幾種分法?
五、課后延伸:找找生活中的6和7
六、課后小記
第三課時:用圖畫表示的應用題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47頁用圖畫表示的應用題;練習七第13、14題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進一步提高學生計算有關7的加、減法的正確率和速度。
2.使學生知道圖上加括號和問號的用意,能從圖里看清告訴了什么,要求什么,并能列式計算。
教具準備:數字卡片 ,教科書第36頁上兩道例題的掛圖(兔圖、青蛙圖),讓學生每人準備0~7的數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有關7的加、減練習
1.做移動卡片的練習。
教師在黑板上畫上 ,將數字卡片 由放在方格上面隨意移動位置,讓學生說出加上下面方格中的每一個數的得數。
教師把 依次換成 、 ,隨意移動,讓學生說出加上下面方格中每一個數的得數(移動 時,只能移到0—3的上方;移動 時,只能移到0~2的上方)。
2.讓學生填寫第11題的得數。
3.做第12題。
讓學生用0—7的數字卡片,兩人一組做第12題。一個學生隨便舉起兩張數字卡片,另一個學生從較大數里減去較小數,很快說出得數。練習5次后,交換角色再練5次。
4.做第13題。
教師說明題意:每組有4道式題,有4個得數。要把式題和得數用線連起來。例如,7減2得5,找到5,把“7—2”和“5”用線連起來。然后,讓學生在書上連線,集體訂正。